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王飛雪:強軍報國,托舉“中國北斗”遨游蒼穹>>故事集
人民網>>軍事>>正文

初出茅廬提出方案

2015年06月23日07:21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採訪中,記者見到了王飛雪教授,文質彬彬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如果不是早已了解過他的很多驚天動地事跡,實難想象,這樣文弱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強大的心臟!

1995年,正在前進中的北斗導航系統建設遇到了瓶頸問題——信號快速捕獲,該核心技術經過國內專家十年攻關未獲突破。從海灣戰爭就已高度關注國際定位導航技術發展的王飛雪,在一次調研中知道了此事。

王飛雪認為,自己作為一名軍隊科技工作者,不僅需專業知識扎實,還需始終心系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以科技強軍為己任。

他認真分析研究了海灣戰爭以來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認為導航定位是實現“外科手術式”精確打擊的重要依托手段,導航定位技術競爭已經成為當前軍事高技術競爭的重要焦點。面對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王飛雪為我國衛星導航定位作出應有貢獻的願望越來越強。

看到攸關國家安全的系統工程研制受阻,王飛雪的心情非常沉重。經過一番思索,他下定決心要致力於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研究工作,干出一番事業來。

當晚,他徹夜未眠,把以前掌握的文字資料和這次的實驗數據仔細研究對比。為什麼不可以另辟蹊徑,從數學理論上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王飛雪連續熬了幾個通宵,反復進行推理論証,得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又是幾個徹夜未眠,他們終於拿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

1995年的6月,北京。三個娃娃臉的小伙子敲開了“北斗”系統的理論奠基人——陳芳允院士的家門,他們向陳院士展示了充滿創新的方案——全數字化快速捕獲信號與傳輸技術。

陳院士以科學家特有的嚴謹和博大的胸懷對待這些年輕人, 說:“我會認真學習一下你們的方案,等我的消息。”

這套“全數字化快速捕獲信號與接收技術方案”,得到了陳芳允院士的高度關注,並專門組織專家進行論証。

論証會上,王飛雪從理論到實踐,從數據到推理,旁征博引,回答質疑。最終,贏得了以陳芳允院士為代表的專家充分肯定。

“王飛雪”,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從此在北斗業內名聲鵲起。那一年,他才24歲,正在攻讀博士學位。

分享到:
(責編:董曉偉、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