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周邊潛艇軍備競賽愈演愈烈 中國須加快發展反潛

2015年06月19日08: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潛艇軍備競賽正在使我國周邊海域變得“異常擁擠”

  2014年3月3日,韓國釜山,美國海軍洛杉磯級哥倫布號核潛艇現身當地港口,參加韓美“鷂鷹”聯合軍演。CFP供圖(資料圖片)

  近年來,隨著亞太地區戰略位置越來越重要,海上島礁、海洋權益之爭也趨於白熱化,各國的軍備競賽隨之而來,潛艇作為強國海軍的重要標志,它具有徹底改變戰爭模式,並不成比例地消耗對方戰爭資源的強大能力,理所當然被各國優先發展和部署。

  美國、日本的潛艇實力一流

  近年來,隨著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美國海軍加強了在這一地區潛艇兵力的部署。關島基地群的阿普拉海軍戰略核潛艇基地,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潛艇基地,主要部署有包括芝加哥號、基韋斯特號和俄克拉何馬城號等洛杉磯級核潛艇3艘。2015年年初,美國海軍在關島地區又增加部署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托萊多號。另外,這裡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重要的航空反潛基地,飛機從這裡起飛,隻需兩個多小時就可到達中國台灣等地。

  洛杉磯級核潛艇是美國第五代攻擊型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級核潛艇,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其作戰任務包括:公海巡邏、情報收集、特種作戰、高精度攻擊、戰略性阻嚇和海域巡邏等。美國海軍當初建造洛杉磯級核潛艇的目的是為了解除蘇聯攻擊型核潛艇,尤其是飛航式導彈核潛艇對美國航母的威脅,其方法是將攻擊型核潛艇部署在航母編隊之前,以探測和獵殺敵方潛艇。

  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的潛艇實力也是一流。日本由於資源貧乏和缺乏縱深的天然劣勢無法改變,加上“成也海軍,敗也海軍”的歷史教訓,日本將海上力量建設視為國家生死攸關的重大問題。

  為了保衛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日本海上自衛隊從成立伊始便將防范對方潛艇攻擊視為海上作戰重點,並且根據《日美防務合作指針》內容,當日本受到武力進攻,日本獨自排除又有困難時,由美國與其共同排除之。具體的作戰分工是,日本負責領土及周邊海域、空域的防御作戰,美國負責攻勢作戰及對日支援作戰。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上自衛隊必須承擔起阻止敵方潛艇進入日本附近海域,並消滅已經進入該海域的潛艇或將其驅逐出去的任務。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19艘潛艇,其中11艘為親潮級,6艘為蒼龍級,兩艘為春潮級潛艇,春潮級為訓練潛艇,必要時也可用於執行水下作戰任務。日本安倍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包括潛艇在內的裝備及人員擴編計劃,其中潛艇規模(僅是作戰潛艇,不含訓練潛艇)計劃擴編為22艘,一舉將潛艇兵力規模擴大近40%。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以艇齡短、信息化程度高而著稱,配備有先進的反潛探測設備和攻潛武器。蒼龍級潛艇裝備了ZQQ-7型艇殼聲吶,親潮級裝備了ZQQ-6型艇殼聲吶,春潮級裝備了ZQQ-5B型聲吶。這三型聲吶的主動探測距離為5海裡∼15海裡以上。所有潛艇均攜帶89式反潛、反艦兩用魚雷和80式反潛魚雷,可對敵方潛艇實施有效攻擊。

  韓國在引進潛艇的基礎上大力自建

  韓國三面環海,緊鄰朝鮮和日本,一方面對朝鮮發展潛艇不安,投入了大量經費發展反潛作戰力量,防止朝鮮潛艇對韓國近海海上通道實施攻擊,並阻止朝鮮特種部隊利用微型潛艇對其近海進行滲透和襲擾﹔另一方面又為日本提升潛艇技術所帶來的軍事壓力而焦慮。

  因此,韓國海軍提出了18艘常規潛艇的水下艦隊規模。目前,韓國海軍正在服役的有13艘潛艇,其中張保皋級9艘和孫元一級4艘。另有兩艘孫元一級2018年建成,並計劃再建造3艘。此外,為實現“藍水海軍”的未來戰略目標,韓國海軍還計劃發展排水量超過3000噸的KSS-3潛艇。該型潛艇融入了核動力潛艇的設計理念,反潛作戰性能大大提升,首艇計劃於2020年開始建造。由此可見,韓國海軍未來將擁有一支由三種型號潛艇組成,並且具有一定數量規模的潛艇部隊,從而具備較強的遠洋水下反潛作戰能力。

  張保皋級潛艇是韓國從德國引進的209型潛艇。209型潛艇是世界上設計最成功的常規潛艇,全球10多個國家裝備有50多艘各型209潛艇。其特點是噪音小、隱身性好、可靠性高、續航時間長,可遂行多種任務。它裝備有先進的綜合指揮火控系統、探測系統以及“魚叉”導彈和魚雷等,能夠有效探測水下和水面目標,自動計算出最佳任務數據,並即時從探測轉入攻擊狀態,有效對目標實施打擊。而孫元一級潛艇即214型潛艇,是德國霍瓦茲·德意志造船廠在212型艇和以色列海豚級潛艇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而成的,該級艇是亞洲第一級實戰型AIP潛艇,其結構設計緊湊,艇體線條平滑,隱身性能優異。在加裝AIP動力系統后,其潛航能力是張保皋級潛艇的6倍,僅使用AIP系統,它可以2∼6節的速度在水下潛航2∼3周,大幅增強了潛艇的隱蔽性、生存力和戰斗力。

  越南、新加坡等國,潛艇多靠“買買買”

  獨特的地緣特征造成了越南一直在安全上謀求兩個出路:一是通過入侵或控制周邊國家,為越南贏得陸上戰略縱深﹔二是通過拓展海上防御,為越南贏得海上安全縱深。越南自認為擁有3000多個大小島嶼,充分利用這些島嶼,可形成海上防線,拓展海上防御縱深。

  中國南海海域由於海闊水深,特別適於潛艇作戰,因此,越南將反潛作戰置於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越南海軍有兩艘從朝鮮引進的玉戈級微型潛艇主要用於潛艇人員訓練與水上特工部隊的秘密滲透,反潛作戰能力十分有限。2009年,越南與俄羅斯簽訂6艘基洛級潛艇的採購計劃,目前已經服役3艘,分別是河內號、胡志明號和海防號,其余將於2016年前全部交付。

  俄制基洛級潛艇具有良好的靜音性,被譽為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之一。此外,該級潛艇還具有水聲設備探測距離遠、反潛武器作戰能力強等特點。按照艦艇數量1/3執行作戰任務的一般部署規律,未來越南海軍將有兩艘基洛級潛艇隨時保持在周邊海域執行反潛等作戰任務。該級艇全部服役后,將極大提升越南海軍的反潛作戰能力。

  為確保海上交通線和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反潛作戰在新加坡海軍中佔有重要地位。但長期以來,新加坡海軍主要發展並裝備導彈艇、輕型護衛艦和巡邏艇等小型艦艇,在20世紀90年代前,新加坡海軍基本不具備反潛作戰能力。

  隨后,新加坡引進了5艘挑戰者級和射手級常規潛艇,其中挑戰者級3艘和射手級兩艘。雖是二手潛艇,但它們在交付新加坡海軍之前,都進行了針對性改裝,裝備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指控系統、完善的綜合聲吶系統。新加坡還計劃從德國採購兩艘218SG型常規潛艇,這將大幅提高新加坡海軍的水下反潛能力。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首先引進二手潛艇的做法不同,馬來西亞選擇從法國直接引進兩艘技術水平處於當今世界最先進水平的魚級常規動力潛艇,母港設在哥打基納巴盧海軍基地。魚級的設計結合了西班牙的常規動力潛艇和法國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部分概念,注重靜音設計,自動化程度高,綜合性能先進,備彈量大,攻擊能力較強。

  因在亞太地區和印度洋地區佔據著重要戰略位置,澳大利亞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美國重要的軍事盟友,澳大利亞還致力於協助美國在東南亞海域建立起較為有效的區域反潛力量,構筑以水面艦艇、先進常規潛艇和反潛巡邏機為主體的反潛裝備體系。澳大利亞海軍目前裝備有科林斯級常規潛艇6艘,部署在西部艦隊斯特靈基地。現役的科林斯級潛艇於20世紀末開始服役,總體來看役齡較短、技術較新,是當今世界排水量最大、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可滿足澳大利亞21世紀前25年的海上作戰要求。

  為了配合美國的亞太戰略,遏制新地區競爭者的崛起,澳大利亞將不斷加大國防投入,利用高新技術驅動,逐步提高其軍事能力。在海軍建設上,澳大利亞還將建造12艘新一代常規潛艇取代現有的科林斯級,計劃2025年左右全部替換完成,使其潛艇部隊規模擴大一倍。

  某些大國的介入是造成地區潛艇競賽的根本原因

  在亞太地區,美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現有潛艇數量已經達到56艘,並且按照上述各國已有計劃,不久將達到78艘。菲律賓目前雖然沒有裝備潛艇,但近年來利用中菲島嶼爭端,借助美、日、印等大國力量,積極謀求引進裝備,提升作戰能力。

  各國不惜投入大量財力加快發展潛艇,其中有出於本國安全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在近年來亞太地區的海洋邊界劃線、海洋權益之爭中,有些國家不顧歷史事實急於打破現狀、急於把問題擴大化國際化,特別是隨著某些大國的介入,進一步攪亂了局勢,這是造成地區不安寧、潛艇競賽的根本原因。可以預見,因亞太地區各國爭先發展潛艇,使我國周邊海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變得“異常擁擠”、情況異常復雜,軍事斗爭准備的壓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

  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強戰略指導和布勢,加緊事先籌劃,加快發展與我國安全和發展利益相匹配的反潛力量。隻有這樣,才能遏制威脅和可能發生的戰爭,保護亞太地區的海洋和平。(劉奎 李艷)

分享到:
(責編:婁楊宣(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