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道,五角大樓計劃在東歐國家部署坦克、步兵戰車和5000名士兵。波蘭和立陶宛政府6月14日証實,兩國正與華盛頓就部署重武器展開協商。
該計劃如獲通過,將是冷戰后美軍首次在原華約成員國、甚至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部署陸軍重武器。同時,美國主導的一系列北約軍演,本月也在這一敏感地區輪番上演。
美國裹挾東歐“小伙伴”步步緊逼,俄羅斯毫不示弱地回話:這將是“冷戰后最具攻擊性”的行動,俄羅斯將在西部邊境增強軍力,甚至加速在加裡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
錢報智庫、軍事觀察家宋忠平接受錢報連線時犀利表示,借助於反俄情緒高漲的東歐國家,美國企圖以低投入給俄制造大麻煩。
演習只是臨時性的,部署卻是長期存在,不排除將F-22“猛禽”戰機部署到歐洲
美國同時策劃的三場演習,涵蓋了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以及波羅的海三國。
6月20日,代號“波羅的海行動”的大規模海軍演習結束,17個國家的49艘艦船、61架飛機和1艘潛艇參加了為期半個月的演習,參演人數達5600人,這是北約在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軍演。
此前一天,北約結束了在波蘭西北部舉行“華貴跳躍”陸地軍演,有9國2000名士兵參加,目的是測試北約高戒備聯合特遣部隊的協調作戰能力。現在,北約25國1000多名士兵正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參加演習。
演習只是臨時性的,而部署卻是長期存在。五角大樓計劃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各部署可供150名士兵使用的武器,在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部署的坦克、戰車與火炮足夠750名士兵使用。美軍調研了可儲備武器的軍事基地,這些重武器將由當地軍隊看守。這與海灣戰爭后美軍在科威特採取的行動如出一轍。
正參加巴黎航展的美國空軍參謀長詹姆斯透露,由於俄羅斯帶來的“威脅”,美空軍將增加在歐洲的部署,未來不排除將F-22“猛禽”戰機部署到歐洲。不過他未明確指出,俄方的何種舉動對美構成了威脅。
俄羅斯針鋒相對反擊
普京發狠話:俄將增加40枚洲際核導彈
以俄羅斯人一貫強硬的性格,對這樣的挑舋必然進行針鋒相對的反擊。
15日,俄羅斯外交部稱美方此舉名義上是為了“便於在這些國家舉行軍演”,實質上是“永久性的軍事存在”,將“完全破壞俄羅斯與北約於1997年簽署的基礎性文件中的關鍵條款”。
據宋忠平介紹,1997年5月北約與俄羅斯簽訂《俄羅斯聯邦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互關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北約承諾,在“在當前及可預料的安全環境下”,北約不會在俄羅斯鄰國尋求安置“更多的永久陸地作戰力量”。
“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美國與俄羅斯保持著多方面合作關系,依舊避免在與俄‘臥榻之側’駐軍。”宋忠平說。
但隨著去年克裡米亞及烏克蘭危機爆發,俄羅斯與北約關系日趨緊張。此前,北約有成員國稱俄批准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已使該協議“事實上變得毫無意義”。
對於美國的一系列“組合拳”,俄總統普京很快發狠話說:今年內俄還將增加40枚洲際核導彈。
據俄新社報道,俄國防部的雅庫波夫將軍說,俄羅斯的應對舉措還可能包括加速向加裡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以及增強在白俄羅斯的軍力。
借助於東歐國家的反俄情緒,美國企圖以低投入給俄羅斯制造大麻煩
“打壓中國與俄羅斯兩個世界大國,是現階段美國的一貫戰略。烏克蘭危機,讓美國找到了制裁俄的借口。”宋忠平說,“俄收回克裡米亞后,美國認為俄的威脅在上升,因此在歐洲借助歐盟和北約的力量,推行再平衡戰略。”
不過在宋忠平看來,法國、德國、意大利這些歐陸強國,和美國並非一條心。“雖然嘴上也時常對普京說些重話,但這幾個國家與俄羅斯有重大的經濟社會文化聯系,並不想與俄徹底鬧僵。而且,法德一直想實現歐盟的‘去美國化’。”
宋忠平舉例表示,今年二月旨在為烏克蘭危機尋找出路的明斯克會談,就是法德撇開美英,為俄烏之間進行斡旋、調停。”法德兩國也被美國高層惱怒地稱為“老歐洲”。
有“老歐洲”自然有“新歐洲”,那就是以波蘭為首的東歐前華約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波蘭、立陶宛這些國家歷史上與俄羅斯有宿怨,現實中又面臨著俄的擠壓,東歐劇變后倒向美國最快、反俄態度最為堅決。因此,美國將它們視為對付俄羅斯的急先鋒,而它們也渴望美國大兵的庇護,讓俄不敢對其輕舉妄動,雙方可謂一拍即合。”
“五角大樓的計劃雖然是部署重武器,但並非隱形戰機、戰略轟炸機、中程導彈之類的‘大殺器’,僅僅是少量陸軍武器,隻有連營規模的,對俄軍談不上多大威脅,隻有象征意義。”
對美軍的如意算盤,宋忠平形容道:“我出槍你出人,我給你培訓,教會你北約快反部隊那一套,然后我走人,留點武器讓你去扛俄羅斯。你要是扛不住,那我再賣武器給你,你有錢就賣新式武器,沒錢就給二手貨。”
“這套做法,就像國內的傳銷機構的忽悠手法:先給老人做免費培訓,課上著上著就開始賣保健品了。中招的老人還真的挺多。”宋忠平笑道。(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