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旅官兵眼裡,王忠心排除故障,那叫一個絕!
對於每一個導彈操作號手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一步操作都必須達到精准無誤,最高的目標就是面對任何技術故障都能迎刃而解。
2004年年初,旅擔負上級賦予的導彈延壽整修任務。經過3個月的分解、修復、技術改造和分單元測試,一枚超期服役的導彈嶄露新姿,等待著最后的綜合測試。
不料,彈體一通電,保護系統立即跳閘。
如果測試卡了殼,延壽整修就意味著失敗。武器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急了,挑燈夜戰3天3宿也沒解決問題。參與該型武器設計的專家聞訊趕來,幾天下來還是無法確定故障點。跟在一旁當學生的王忠心也沒閑著,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排故經驗推斷:導彈肯定沒問題,故障應該出在電纜連接環節。
專家和技術人員決定按王忠心的思路試一試。
又是一天一夜,終於在數以千計的電纜插頭中找到了故障,原來是兩根電纜接反了。故障順利排除。專家們感嘆:“排故離不開操作實踐,這個士官了不起!”
其實,早在2000年王忠心就已進入由旅總工程師任組長的旅技術把關組,每次導彈出入庫檢測和年檢,以及駐訓演練、實彈發射等大型任務,王忠心除了擔任控制指揮外,還要深入一線把關指導,臨機處置技術故障。多年來,他先后參與處置或定位大大小小的故障有120余例,無一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