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日本學者憂心安倍南海挑事:隻利美不利鄰國

2015年07月07日08:2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5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國際關系學術研討會上,兩名日本學者對安倍晉三政府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亞洲鄰國的政策表示憂慮。

  “我很擔心安倍在亞洲的政策,”日本櫻美林大學東北亞綜合研究所教授谷口誠說,“因為他的政策不平衡,對美國有利,但不利於亞洲鄰國。”

  谷口現年85歲,在日本外務省工作近40年,曾任日本駐聯合國大使等職務,卸任外交職務后從事國際關系研究。他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舉例說,安倍今年4月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隻談日本與美國的關系,忘記了與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關系。這不僅引發鄰國不滿,也令不少美國人擔心。”

  日本廣島大學國際研究所副教授西田竜也在研討會上發言時,批評安倍“在歷史問題上的說法和作為是很大的問題”。

  “我必須批評他的歷史立場,”西田說,“比如,安倍曾說很難定義‘侵略’,給其他國家以他想推翻歷史定論的印象。又比如,他參拜了靖國神社,招致亞洲各國和美國的憂慮。同時,安倍政府要求(日本)歷史書必須清楚說明釣魚島和竹島(韓國稱“獨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他的‘民族主義’立場反映在這些事上,在東亞、世界引發了不少問題。”

  【“挑事”為留任】

  安倍2006年首次出任日本首相,不到一年后因黨內外壓力及參議院選舉失利,以“健康原因”為由突然辭職。他2012年底再次當選,2014年底連任。

  西田說,相比第一次任期的“失敗”,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表現“非常不同”,支持率較高。究其原因,安倍第二次任首相后推出的經濟政策使日本經濟保持增長,贏得民眾支持。

  安倍2012年上任后推出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結構改革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即所謂“安倍經濟學”。不過,經濟學出身的谷口說,對“安倍經濟學”,他“不是很樂觀”。

  谷口認為,“安倍經濟學”成功與否,取決於日本與美國、中國等國家的經濟關系,“尤其是中國,日本的出口依賴中國經濟增長”。實際上,日本國內商貿、金融等領域時有要求安倍政府改善中日關系的呼聲。

  既然如此,安倍政府為何要採取在南海問題上渲染和制造地區局勢緊張等不利於中日關系改善的動作呢?谷口分析,安倍把南海出現沖突、在領土問題上“示硬”等作為提高其支持率的“好機會”。借這些動作,他“試圖盡可能長時間地執政”。

  谷口說,他多年倡導建立東亞共同體,近期試圖推動日本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呼吁由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與亞投行合作等。“我認為我們應該這麼做,但可能要等到中日關系更為緊密時才能實現。”(楊舟 郜婕)

分享到:
(責編:婁楊宣(實習生)、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