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軍事變革正在世界各國間競相展開,世界軍事強國為了搶佔未來戰爭制高點,無不重視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和作戰研究。無形電磁空間,成為美國、俄羅斯等世界軍事強國角力的新舞台。
規范武器裝備的電磁兼容性和抗干擾能力的技術指標。早在1979年,美國就要求國防部在開發每一種武器時,必須考慮電磁脈沖輻射能力,要求從電子元器件到F-16戰斗機、B-52轟炸機等武器裝備系統,都要進行電磁脈沖模擬試驗和電磁環境效應試驗考核。1997年,美國防部正式頒布美軍標MIL-STD-464系統電磁環境效應要求,並配合出版一系列標准手冊。
俄羅斯也十分重視各種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重新制定國家標准和條例,並在各種法規和部門條例中規范了貫徹執行國家和軍隊電磁兼容性標准的程序。當前,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大都有抗靜電和抗電磁脈沖的技術指標。
運用先進仿真設計技術,加強武器裝備的電磁兼容性。外軍十分重視武器裝備電磁環境效應和防護加固的基礎研究以及仿真模擬試驗研究。美俄兩國以大型的數據庫為支撐,運用數學建模、電磁設計根據和可視化技術,以標准規范為指導,實現電磁兼容的仿真設計。優化電磁兼容的未來控制目標,並對整個設計過程實施控制管理,以提高武器裝備的整體電磁兼容性和效費比。
美俄兩國均建有用於各種試驗目的的電磁兼容實驗室,可開展從設備級、系統級到總體級的電磁兼容性研究和檢測。從小型電子元器件到大型武器裝備,都進行脈沖模擬試驗。在進行效應試驗的同時,建立了武器裝備電磁脈沖效應試驗數據庫,信息化武器裝備在出廠時就具有抗靜電放電和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建立聯合戰役頻譜管理體系,加強戰場頻譜有效管控。為加強對頻譜管理的統一領導,美國於2006年4月成立了一個“一站式”國防頻譜機構,並制定頻譜管理法規,先后頒布了《聯合作戰電子戰條令》、《陸軍野戰手冊PM24-2頻譜管理》等法規,對電磁頻譜形成了一整套管理規章。
俄羅斯為了加強戰場頻譜管控,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協調國家、軍隊和社會的通信行為和利益。俄羅斯還制定了《俄聯邦2010年前無線電頻譜使用管控構想》,明確了電磁兼容性保障的措施和方法。2004年,俄聯邦政府還進行了行政體制改革,重新整合電信領域的管理機構,成立了俄聯邦信息技術和通信部,並將國家頻譜委員會並入,實現了對電磁頻譜的集中管控。
加強復雜電磁環境下裝備操作和使用的針對性訓練。1998年10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頒發《聯合信息戰條令》,成為美軍復雜電磁環境下針對性訓練的指導方針。該條令規范了信息與電磁頻譜作戰的內容,以及信息與電磁頻譜作戰的訓練、演習、示范及模擬的方式和方法,牽引美軍探索電磁對抗針對性訓練。
為構建真實的電磁環境,美軍先后開發了“信息網絡”、“仿真模擬”、“導控檢測”三大技術平台,形成了一個以信息共享、互操作、網絡化和任務預演為特征的動態一體化訓練環境,全面模擬信息作戰的電磁環境和資源保障。同時,美軍還建立多種訓練基地和場所,對實戰環境中可能碰到的友方、敵方和民用信號進行模擬仿真,讓部隊在逼真的戰場電磁環境中開展訓練。
建立多種作戰實驗室,模擬復雜電磁環境下戰法訓練。根據未來作戰需要,美軍還建立了30多個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作戰實驗室,其中用於構建電磁環境的專用實驗室就有6個。這些實驗室,成為美軍戰前模擬推演的重要平台。伊拉克戰爭前,美軍就充分利用實驗室,對可能出現的作戰環境、作戰行動、作戰過程進行全面模擬,反復模擬推演對伊作戰的各種預案和計劃,美軍還經常組織演習,推進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針對性訓練,廣泛開展電磁環境下的戰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