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海軍“雍籍牙”號護衛艦
2008年,中南半島第一大國緬甸遭遇“納爾吉斯”颶風,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中緬甸海軍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水面艦艇和港口設施也沒能幸免。之后多年間,緬甸都拼湊不出一支足堪巡邏外海、保護專屬經濟區氣田的艦隊,這顯然與緬甸國防需求並不相符。經過臥薪嘗膽,在2015年4月舉行的海軍節閱艦式上,緬甸展示了一大批國產艦艇,其中舷號“F11”的“雍籍牙”號是該國自行建造的最大噸位戰艦。
盡管“雍籍牙”號的性能在世界上算不上一流,但在緬甸卻被當作民族驕傲,緬甸海軍司令部大門口的宣傳板就以該艦為主角,上面還用緬語寫著“海軍驕傲”。有意思的是,正因為是本國自行建造的,“雍籍牙”號的甲板特意被涂上綠色,而不像之前從外國購買的軍艦採用灰色甲板。除此之外,該艦艦員受到優待,配發三套軍服,按照規定,他們在周一和周五要穿一種軍服,周二、周四要穿一種軍服,周三則單獨穿一種軍服。不論軍服,還是甲板的不同顏色,都反映出緬甸海軍對細節的嚴格要求,這背后是他們對於海軍榮譽的看重。
“雍籍牙”號艦長115米(一說108米),標准排水量2000噸,滿載排水量2800噸,推進系統為兩個五葉螺旋槳,發動機是兩台法國皮爾斯蒂克公司提供的中速柴油機(這也是一種廣泛用於民船的柴油機,后勤維護比較方便)。
該艦的主桅頂端安裝有尺寸較大的扇形雷達,用於對空/對海搜索,還有與各類火炮配套的炮瞄雷達、導彈火控雷達和航行用的導航雷達。“雍籍牙”號艦配備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研制的1門76毫米艦炮以及俄羅斯圖拉儀表設計局研制的4門30毫米AK-630近防炮。“雍籍牙”號在艦中部裝備有四個圓形反艦導彈發射器,從發射器的尺寸和形狀來看,裡面裝填的是射程達130千米的俄制Kh-35反艦導彈,目前東盟國家中還有越南列裝該導彈。該艦艦艏裝有火箭式反潛深彈,還在76毫米艦炮后部裝備一座外形頗為奇特的火箭發射裝置,主要用於發射干擾火箭。
“雍籍牙”號艦體后部有寬廣的甲板,配備有直升機平台。由於艦體寬度較大,比較適合輕型直升機起降,但是直升機甲板上隻有起降標志,連最簡單的助降裝置都沒有,也沒有系留設備,所以該艦即使搭載艦載直升機,也很難對其進行妥善的維護,無法進行長時間的海上執勤。據緬甸媒體《伊洛瓦底》介紹,“雍籍牙”號之后,緬甸海軍還計劃繼續建造兩艘姊妹艦,目前主要障礙是申請國家預算以及從外國爭取進口先進的動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