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第二炮兵某洲際戰略導彈旅>>故事集
人民網>>軍事>>正文

唐山大救援

2015年07月22日16:33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我們旅官兵心中,無論何時何地,人民利益始終高於一切。

1976年7月28日凌晨4時42分,唐山發生7.6級強烈地震,無情的災難,奪去了24萬人的生命,摧毀了唐山這座北方工業重鎮。

當時駐防在豐潤的我部離震中僅35公裡。在這場20世紀最為慘重的地震中,我部遭受了嚴重災害:三分之一的武器裝備被損壞﹔所有營房被震裂、部分坍塌,死亡13人、傷27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部隊黨委當機立斷,在組織自救的同時,協助唐山市政府向黨中央、國務院發出“災情第一報”,並於震后4小時,集結2000多名官兵迅速開進唐山,打響了震中地區抗震救災第一槍。

地震當天,有不少官兵家裡的房屋也倒塌了,親人生死未卜,但是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家人的安危,而是千千萬萬受災人民群眾。軍務股長王九宏到唐山市參加搶險戰斗,先后四次路過牆倒屋塌的家門,他都顧不得回去看一眼﹔正在下連當兵鍛煉的政治處主任王文政,參加搶險戰斗的地方,離自己女兒就讀的學校隻有一街之隔,雖然可以看見校舍已經倒塌,但他依然堅守崗位,和戰士們一起奮力搶救受傷的群眾﹔三連排長黃盈昌,父親臨時來隊在唐山住院,強震發生后,領導一再督促他快去看看老人家。在去醫院的途中,黃盈昌看到一幢倒塌的房屋裡有被砸壓的受傷群眾在掙扎,就奮不顧身地猛沖進去,用雙手扒開碎石爛瓦,鑽進塌落的房架下,先后救出3名受傷的群眾。當他趕到醫院時,父親已不幸遇難。他抑制住內心的悲痛,又帶領全排戰士投入到搶救群眾的戰斗中。

市民金愛玲,被壓在一座倒塌的樓房最低層,三塊塌落的大水泥板犬牙交錯地把她圍在中間,上面覆蓋著三米多高的瓦礫堆。營長馮寶才、副教導員陳培東帶領40多名戰士,冒著傾盆大雨,用撬杠撬、用肩膀頂、用雙手扒,緊張搶救的8個小時后,她的左腿仍被一塊巨大的水泥板死死壓住。看到這情景,金愛玲熱淚盈眶地說:“別再費勁了,干脆把我的腳鋸掉吧!你們下不了手,讓我自己來。”王繼川安慰她說:“不要著急,隻要有我們在,就決不能再讓你第二次負傷!”為了保証金愛玲的安全,王繼川給她戴上了安全帽,上面四十幾名戰士用繩子套住傾斜的鋼筋水泥板,使勁地往外拉。經過13個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使金愛玲安然脫險。

夜深了,搶救生命的戰斗還在繼續。二連指戰員已經奮戰了一整天,沒有吃一口飯,沒有喝一口水。當后續部隊來接他們時,遠處又傳來了一個孩子的呼喊聲:“叔叔,叔叔,快來啊!我和奶奶壓在這兒。”這急促的喊聲,深深地觸動著指戰員的心,大家立即循聲奔去。這時大雨不停地下著,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瓦礫堆上每前進一步都十分艱難。堅持第一線指揮的副參謀長劉進才,當機立斷,調來卡車。大家在汽車燈光照耀下,不顧疲勞地立即展開了搶救工作。副排長馬海亮和戰士王宜善冒著余震,鑽進幾塊錯落的縫隙裡,側身爬到祖孫兩人的身旁,把他們背了出來。老太太含著感激的熱淚,顫動著嘴唇,對小孫子說:“孩子,要記住,是解放軍叔叔救了咱們的命,你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報答!”

抗震救災結束后,為了保密,部隊官兵自覺甘做無名英雄,救災事跡沒有進行任何宣傳,有關文件、材料也進行了集中封存。一支在唐山大地震中作出了卓越貢獻的部隊,一直隱姓埋名多年。(旅政治部)

在這場抗震救災斗爭,我們部隊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為部隊的長遠建設積蓄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