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盤點美國監聽十八般武藝:竊聽通話點面結合

2015年08月06日13: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竊聽技術手冊:美國“十八般武藝”監控全球(圖)

  近日,“維基解密”曝光美國政府竊聽日本政要和重要機構,“監聽門”再起波瀾。自愛德華·斯諾登曝光“棱鏡門”后,美國對全球多國進行大規模監聽的手段逐漸被曝光。為了從各國獲取情報信息,美國可謂用上了“十八般武藝”。

  【竊聽通話】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是NSA的監控對象之一。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是NSA的監控對象之一。

  NSA對電話通訊的監聽是“點面結合”式的。一方面,NSA監控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各國政府要員。另一方面,NSA還可以錄取目標國家30天內的幾十億通電話。僅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間,NSA就對法國公民的通訊數據進行了超過7000萬次錄音。

  NSA借助移動運營商或者其他終端,通過植入軟件、截獲通話信號等方式,侵入用戶的信息通信通道截取信息。全球最大的手機SIM卡生產商金雅拓(Gemalto)就曾表示,美英情報機構很有可能入侵了該公司的網絡,以便監聽全球移動電話通信。

  媒體報道還稱,與NSA不同,美國司法部下屬的美國執法官局採取建立假基站的方式,騙取用戶終端自動接入,獲取信息。一旦建立連接,假基站可以把用戶定位精確至3米。

  【監控網絡】

資料圖:網絡也是美國實施監聽的主要途徑。

資料圖:網絡也是美國實施監聽的主要途徑。

  網絡也是美國實施監聽的主要途徑。在被曝光的“棱鏡計劃”中, 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接入了微軟、谷歌、Facebook和蘋果等9家互聯網公司的中心服務器,獲取和追蹤用戶的語音和視頻聊天、照片、電子郵件、網絡日志等。

  由於網絡的特性,NSA甚至不需要入侵數據中心,而是可以通過將數據中心連接起來的光纖線纜截取信息。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心每時每刻都處在警戒狀態,然而在數據中心之間傳輸的信息,往往是未加密的。由於NSA的監控行為,網絡公司已經開始對數據傳輸進行加密。

  作為美國的盟友,英國的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也在NSA協助下,開展代號“視神經”的項目,暗中截取全球數以百萬計網民的視頻通話圖像。

  【侵入電腦軟件和硬件】

資料圖:NSA總部大樓。

資料圖:NSA總部大樓。

  一份2012年的檔案顯示,美國國安局向全球5萬多個電腦網絡中植入惡意軟件,用於收集數據。一旦目標電腦被感染,監視人員就可以遠程控制其啟動或關閉。美國與英國的間諜還在使用一種可以記錄電腦按鍵痕跡的軟件。

  除此之外,根據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的信息,NSA還可以將間諜軟件植入硬盤固件的代碼內,借此竊聽全球大多數電腦。據報道,全球多家公司制造的硬盤都能被感染間諜軟件,幾乎覆蓋了整個硬盤市場。

  甚至連卡巴斯基實驗室自身,也成為了NSA的目標。從2008年開始,NSA監控多國主要反病毒和安全廠商,以瓦解相關反病毒軟件,跟蹤軟件用戶、侵入其網絡。

  【“偽裝”情報站】

資料圖:位於柏林的美國駐德國大使館。

資料圖:位於柏林的美國駐德國大使館。

  除了通過技術手段入侵電腦和手機之外,美國還在全球大約80個地點的駐外使領館設有秘密監聽站,竊聽所在地區高官通信信息。NSA的秘密文件顯示,美國的類似監聽站遍及全球大約80處地點,其中歐洲佔19個。

  位於柏林市中心的美國駐德國大使館,就是這些監聽站之一。據介紹,這座大使館的屋頂上裝有一套特殊的竊聽裝置,NSA利用它來監視德國政府工作區上空穿梭往來的電子通訊信號。

  報道稱,這些監控設備往往進行了仔細的偽裝,有時天線“被假裝成是建筑物本身的特殊設計,或是屋頂的維修棚。” 它們不僅能監聽手機、無線LAN、衛星電話的通信,甚至能探知被監聽對象身處何處。

  【你來我往】

資料圖: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的大樓。

資料圖: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的大樓。

  在美國監聽丑聞中,被窺探的盟友們也並非那麼“無辜”。事實上,歐洲國家一直充當著美國的“合作”方,為美國提供情報,還相互監視、監聽,對監聽丑聞早已心知肚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就曾簽署過簽署了一份叫做“五眼”的情報共享協議。

  另外,早在2008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就已經授權情報機構國外安全總局,利用海底電纜監聽全球通信。這一項目耗資7億歐元,為期5年。

  德國也一直在開展監聽活動,包括對北約成員國在內的“友好國家”進行監聽。媒體還根據德國聯邦情報局內部文件爆料稱,該局也監聽過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裡和現任國務卿克裡,盡管德國方面稱這些通信是“無意間”被截獲的。

  【如何防御?】

資料圖: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特制的帳篷內。

資料圖: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特制的帳篷內。

  美國監聽他國的同時,也竭力施展各種招數來防止被竊聽。奧巴馬被禁止使用蘋果手機,而美國政府則使用一種叫做“敏感情報隔絕設施”(SCIFs)的帳篷,供總統和他的閣僚們暢談機密事宜。

  帳篷是用一種能夠阻止內部信號外泄和隔絕竊聽裝置的特殊材料制成的,內置“入侵檢測系統”。隻有經過特別授權的人才能進入帳篷,帳篷外則有人隨時檢測是否有任何信號流出。

  另一位難以被竊聽的國際政要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克裡姆林宮花大量精力和資源,保護普京與外界的通話安全。據稱,普京使用的是配備強大編碼器的衛星網絡,破譯他的談話“大概需要90年時間”。而普京本人不愛發短信、沒有社交網頁、從俄羅斯情報機構處獲取新聞的習慣,也使他很難被外國間諜竊聽。(完)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