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美媒:俄國防工業實力不弱 但工業基礎有缺陷

2015年08月11日11:32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8月10日發表了馬修·博德納的題為《分析人士觀察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實力與挑戰》的報道,編譯如下:

  蘇聯的衰落從根本上動搖了俄羅斯所繼承的國防工業。由於政府無力繼續為大規模採購提供資金,國防工業企業被迫轉型為以出口為主的企業,要麼就坐以待斃。在過去20年裡,這一轉變使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變成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自2011年起,俄羅斯政府前所未有地投資20萬億盧布(目前1美元約合65盧布),用於國防方面的採購和工業現代化。該項目計劃於2020年完成。

  魯斯蘭·普霍夫擁有的私人智囊機構——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已經成為分析俄羅斯國防工業和軍事問題的領先機構。普霍夫本人還是俄羅斯國防部公共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對於俄羅斯武器出口的優勢為何,普霍夫解釋道:“俄羅斯武裝部隊信奉德國首相俾斯麥提出的一條基本觀點:俄羅斯永遠不像看上去那麼強大,也永遠不像看上去那麼軟弱。俄羅斯很強大,但並非無所不能。在一些事情上,俄羅斯做得很好,也處於領先地位,俄羅斯的技術也是如此。”

  他說,他曾開玩笑地說,“美國的戰斗機像瑞士手表,而俄羅斯的戰斗機像坦克。在打仗的時候,你會選坦克還是瑞士手表當武器?俄羅斯的裝備,不管是國產的還是從西方引進的,其制造方式都秉承這樣的原則,即生產它們的機器不必那麼高端,使用它們的人不必那麼有技術、有文化。我們總是開玩笑地說,西方設備很好,但隻有哈佛畢業生才會用。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的設備對用戶更友好”。

  對於俄羅斯國防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這一問題,普霍夫認為,的確存在一系列挑戰。一些挑戰是所有國家的國防工業共同面對的,一些是在俄羅斯才有的,甚至是在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才有的。

  他認為,共同的挑戰是購買力和把哪些部分外包。而俄羅斯獨有的最大挑戰是,根據自己的安全環境來做採購計劃。這一環境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迅速惡化。在烏克蘭危機之前,俄羅斯並非西方的盟友,但也不是它們的敵人。如今,俄羅斯在西部邊境與烏克蘭發生正面軍事沖突。俄羅斯與北約也處於對立狀態,還有一種說法是,未來在北極有可能發生戰爭。

  普霍夫認為,俄羅斯的軍隊參謀長會“天天做噩夢”。因為看到自己的資源越來越少,國防工業基礎不像蘇聯解體時那麼強大(蘇聯解體時,其技術實力正處於頂峰),而且所有的邊境上都存在威脅。

  在這種環境中發展國防並非易事,更何況俄羅斯現在還要面對西方的技術禁運,因此,普霍夫認為,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重整軍備計劃並不容易。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