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述森院士牽手北斗的故事【6】
2016年02月27日08:57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恪守嚴慎細實原則
陳高工
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洋、隻唯實是譚述森一直秉持的科學態度。
2009年底,北斗應用系統組織對各研制單位的用戶機設備研制方案進行評審,譚述森擔任評審組組長。會議進展很順利,當審查到某單位方案時,發現其中一些內容沒有達到項目要求。
方案匯報人連連解釋,“項目要得急,這些地方是具備改進條件的,只是沒來得及修改”,有的領導也說:“該單位在衛星導航領域是我國最早參研的合作單位之一,實力雄厚,我國很多衛星導航產品都出自他們,應該沒問題。”大部分人也認為可以先通過方案,隨后再修改完善。但譚述森還是投了反對票。他堅持,“既然是評審,就必須以上會文字材料為評審依據”。
2014年5月,位置報告和短信服務擴展系統課題組進行工作匯報,當匯報到鏈路計算章節時,譚述森打斷了發言,斬釘截鐵地說計算結果有問題,必須重新計算。
原來,在課題組開展工作的同時,譚述森自己也在用鉛筆畫,用計算器反復計算,他的辦公室足足堆起了一米多高的演算稿紙。正是通過親手計算,他積累了大量第一手原始數據,這為他嚴把質量標准和建設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據。
![]() | ![]() |
(責編:閆嘉琪、楊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