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前線:最勇是戰士,最親是軍人【3】

7月6日11時45分,東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102名官兵,火速奔赴蕪湖市弋江區白馬街道漳河石跪圩,全力投入抗洪搶險戰斗。這是該旅連續第六天參與當地抗洪搶險。截至下午5時,該旅官兵裝填搬運沙包7000袋,加固堤壩200米,為迎接下一波洪峰的到來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大災前,人人都是英雄漢
洪水肆虐,黨員鐵骨錚錚﹔搶險救災,盡顯英雄本色。搶險前線,黨員骨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在抗洪戰場得到檢驗。
7月7日凌晨,安徽省含山縣林頭鎮義城圩突發漫堤。短短幾個小時內,圩內19個自然村全部被淹,水位一度達到4米以上。陸軍第1集團軍某旅緊急出動200余名官兵,星夜兼程趕赴現場展開救援。戰斗中,由黨員骨干組成的18支搜救小分隊沖鋒在前,贏得官兵和群眾的稱贊。一夜沒有合眼的機步11連指導員彭金華用沙啞的聲音說:“這個時候,黨員就是標杆,必須沖在前面!”
7月7日夜裡11時,武漢總醫院皮膚科女軍醫周凌隨醫療隊到達災區,下車后立即對抗洪官兵巡診。抗洪官兵長期泡在水中,極易導致真菌細菌感染、皮膚晒傷灼傷,作為皮膚科醫生的周凌意識到自己也是抗洪主力軍的一員。兩個半小時后,她已連續處置約50個皮膚感染的患者。一名戰士因長期泡水導致腳丫嚴重潰爛紅腫,周凌將他的腳丫一個一個地掰開,把藥物細細涂上傷口……周凌的一舉一動深深地打動了這名戰士,戰士起來時給她敬了一個標准的軍禮,遲遲不願禮畢。
陸軍第12集團軍“臨汾旅”參謀倪銳近日正奮戰在抗洪一線,他的妻子——該旅醫院女軍醫蘭曉玥深深挂念著前方的丈夫。她向丈夫發微信關心丈夫安全和詢問救災情況,但多半沒有回音,偶有回復也都是在幾個小時甚至是隔天之后才收到。
同為軍人的蘭曉玥理解丈夫,她說:“工作上的事隻要你決定了,我都支持你。我深知這身軍綠色的意義所在——奉獻。當黨和祖國人民需要的時候就應該頂上。”
前兩天,不甘落后的蘭曉玥和戰友們一起寫下請戰書,主動申請奔赴抗洪救災一線,要與愛人一起並肩抗洪。
一日當兵,終身保持兵的本色。抗洪任務面前,不但現役軍人奮戰在一線,很多退伍軍人同樣戰斗在洪流中。
湖北黃岡市龍感湖水位持續上漲,超過預警水位,部分地段防汛形勢嚴重,防守人員嚴重不足。7月3日開始,黃梅縣小池鎮濱江新區退伍軍人自發組成60人的退伍軍人突擊隊,來到大堤上。據現場的老兵說,他們是在新聞上看到了防汛的嚴峻形勢,有個戰友在微信群裡發出號召,大家就都穿上珍藏的作訓服來了。截至6日18時,退伍軍人突擊隊已在大堤上奮戰了三天兩夜,搬運沙袋幾萬個,先后構筑加固堤壩500米,傾力確保大堤安全。
在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軍人參加大沙河上游水庫搶險現場,一些老百姓們看到官兵們全身濕透仍然干勁不減,深受感染,也自發加入到搶險隊伍中來。一位60多歲的老人是原第二炮兵的退伍老兵,聽到搶險的消息后,帶著10歲大的孫子趕來,幫助官兵們給沙袋封口。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