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奶娘为八路军后代豁出自家性命【3】

2015年08月21日08:1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寻访,横跨三省五地十余县

  太行奶娘的期盼有几许

  寻访太行奶娘,不是件易事。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奶娘成百上千,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所辖晋中、长治、邯郸、邢台、武安五市10多个县。记者横跨三省五地十余县的寻访,与健在者交谈,倾听她们的心声,倍感奶娘群体的质朴和伟大。

  8、知足的奶娘

  “俺铁蛋真好,俺媳妇真好!”从北京回到左权县麻田镇的南窑村,奶娘王银籽逢人便夸赞。

  1990年春,乳名“铁蛋”的奶孩张铁彦将奶娘王银籽接到北京,进故宫、游颐和园、爬长城、参观十三陵,逛了王府井,还登上天安门。晚上,张铁彦的妻子为老人洗脚、洗澡,毫不嫌弃。老人过意不去,媳妇却说:“我们对您老再好,也不及当年您对铁蛋好的零头!”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邓朴方挂念奶娘,给听力不好的奶娘郭金梅买了助听器;“文革”中,孩子的奶娘来北京探望落难的全国妇联干部侯香莲一家,侯香莲记得孩子奶娘曾梦想穿一件白绸衫,当即借钱买了八尺绸布送上;经邓小平关心,麻田早年间用上了“55大铁牛”拖拉机、农用汽车。

  不一定常来常往,只要彼此牵挂就够了。一位当年的奶孩感叹:奶娘们容易知足,奶娘的家人容易知足,奶娘的家乡容易知足,可我们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啊!

  9、不进城的奶娘

  也有不进城、不进北京的奶娘。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彭世才将军带着女儿重返太行山区,专程到西崖底村看望王八女、郭福氏老两口,邀请夫妇俩去北京住几年。两人说啥也不去,说,当年奶八路军的孩子是应该的,今天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进城、进北京看看逛逛,也是应该的。可谁能说,不进城、不进北京,又何尝不是一种情感表达呢!

  10、当奶娘究竟图个啥

  八路军的后代,当年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的孩子都是秘密安排,有近三分之一的奶娘不知道是给谁家奶孩子。今天所能找到的资料显示,当年八路军给奶娘的待遇是一个月一升小米!实际上,许多人并没有按时领那些小米。

  当奶娘究竟图个啥?

  一些健在的奶娘和她们的后代,说着大体相同的话——

  “人家八路军抛家舍业,钻在咱这穷山沟为了甚?人家容易哩?还不是为了打日本!人家不打日本,日本人来了咱能活?谁想把自己才生下的亲骨肉给了别人奶,人家揪心不揪心?”

  一位90多岁的老人说——

  “那都是些孩子,是那些好人的孩子,给了谁都会养!”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邱越、黄子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