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見兵
原指導員范承剛,是菏澤市支隊出了名的筆杆子。2011年4月,他主動要求到成武縣中隊來當指導員,可是“秀才”第一次講課,就碰了釘子。
范指導員剛來中隊,一心琢磨著要討個“頭彩”,他想中隊榮譽那麼多,官兵們那麼珍惜榮譽,第一堂課就講“榮譽”。為增加講課的趣味性和知識含量,他搜集資料,從“榮譽”這個詞的由來,到西點軍校的校訓,整整備課三個晚上。熬紅眼睛的他,又試講了幾次,才帶著頗為得意的教案上了講台。
“榮譽一詞出自晉朝葛洪《抱朴子•行品》……”他對著教案念起來,這個時候,卻聽到教室后排傳來鼾聲。什麼人竟敢在上課的時候睡覺?氣惱的范承剛循著聲音走過去。原來是陳鵬英,這個刺頭兵,趴在桌子上睡得正酣。
“陳鵬英,你站起來。上課怎麼打瞌睡,你給講講榮譽的由來!”范承剛可不含糊,“刺頭兵”一定要教訓。沒想到陳鵬英卻沒有回答,反而“將”了范承剛一軍:“指導員,這課太枯燥,我們聽著沒趣。以前的指導員可都是講故事,您這理論性太強,聽不大懂。”
陳鵬英的一席話立刻像炸彈一樣,在官兵們中間炸開了鍋,沒想到,很多戰士都隨聲應和。羞愧難當的范承剛隻得停下課來。為啥自己精心准備的教案竟然不受官兵們青睞呢?當晚,范承剛帶著這樣的疑問請教自己前任呂承波。
“你的教案不是咱成武縣中隊的教案,裡頭可沒講官兵的事。”呂承波一句看起來很平常的話,卻讓范承剛心裡起了波瀾。第二天吃過晚飯,他就來到了支隊榮譽室翻閱資料,后到中隊營區巡查,無意間在走廊不顯眼角落發現一個煙蒂。
細心的他順手撿起來裝進口袋。他了解到,原來中隊還有幾個“煙民”,這個“煙蒂”就是晚上交接哨時,不小心落下的。一直苦苦思索如何破題的范承波眼前一亮,何不講講“抽煙”和“榮譽”這個話題。
整整忙乎一個晚上,范承剛帶著煙蒂來到講台。“同志們,今天我們還是講講榮譽這個話題。”“我們中隊第一塊標兵中隊榮譽牌,是誰任中隊長時扛回來的?”“報告,是李慶,他可是傳奇人物。”陳鵬英“啪”的站了起來。
“沒錯,正是李慶。時任政治部副主任喻林祥少將到中隊視察,看遍了中隊的角角落落,卻硬是沒有看到一個煙蒂、一片紙屑,沒有找著一個衛生死角。李慶可是‘大煙槍’,為了中隊的榮譽,他硬是戒掉抽了七、八年的煙。”說著,范承剛從紙包裡掏出煙蒂,“這是我昨天晚上在走廊邊發現的。”台下一下子沉默了。
范承剛從抽煙與榮譽,到抽煙的害處,最后講到為爭取更大的榮譽,他拿出寫好的《創建無煙中隊倡議書》。當他第一個在倡議書上簽下名字,官兵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老“煙槍”陳鵬英羞愧地站起來:“指導員,那煙頭是我昨天換哨空擋落下的,您都能帶頭做到,為了中隊的榮譽,我也同樣能做到。”
這堂課的效應讓范承剛一輩子難忘。又到老兵復退,登上離隊的火車,老鄉們給退伍老兵陳鵬英遞煙,范承剛在月台上看著,他卻沒有抽煙,放進了口袋。范承剛問他為啥不給老鄉情面,陳鵬英的一席話,卻讓他感動得掉了淚:“指導員,隻要我還在菏澤,我就不抽煙。我們中隊是無煙中隊,您的兵都不抽煙。”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