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變成“金點子”
丁賀華剛調到中隊時,始終感覺自己是個“外來戶”,盡管戰友說中隊民主氛圍濃厚,有啥事直說就行,可丁賀華的心裡卻不這麼想:參與中隊建設是支部和干部的事,說多了別人還不說我出風頭,弄不好還會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方為上策。因此,不論大會小會,輪到他發言的時候就一句話:沒意見。時間一長,大伙就給他送了個外號:沒意見。
丁賀華在中隊工作踏實肯干,力氣沒少出,活也沒少干,但每次到工作總結時,官兵們對他卻不認可,選拔骨干沒他的份,發展黨員也沒排上號……這事讓丁賀華弄得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天晚上一下崗,他就直接去隊部找時任中隊長的王金光,想評評理。
“參與是我們的責任,獻策是對中隊的貢獻。”王金光把他帶到榮譽室,領著他一起回顧了中隊民主建隊的光榮歷史,細數了老戰士為中隊建設出的“金點子”,看到這,丁賀華羞愧地低下了頭。王金光趁熱打鐵,語重心長地說:“咱們中隊的傳統就是民主建隊,以隊為家。你平時大事小事都‘沒意見’,就是沒有真正把自己當成中隊的一員,沒有把中隊當成家來看,沒有把戰友當成親人,大家自然對你有看法。”
聽了王隊長一席話,丁賀華豁然開朗。“直到現在我才體會到,光干好工作還算不上是個好兵,積極參與中隊建設才是一個合格的兵。”后來,丁賀華變了,班務會上他第一個發言,“諸葛亮會”上他提的建議最多。被推選為副班長后,他積極發動戰士為中隊建設出主意,班裡提的12條建議被中隊採納,他們班年終還榮立了集體三等功。
“有話不說憋得慌,有意見不提痒得慌”已成為中隊官兵的習慣。多年來,中隊每周評選“金點子”,每月召開“諸葛亮會”,在醒目位置設置意見箱,每周都能收到不少合理化建議。不管誰的意見被採納,大家都感到是件非常自豪的事。中隊官兵認准這樣一個理:有利於中隊建設的事大家都去做,不利於中隊建設的事大家都去管。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