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22日電(王余根、丁紹學、倪大偉)數十場國防形勢課接連開講,“愛我海洋”大學生國防教育主題演講比賽吸引眾多高校踴躍參與,“東方講壇”國防主題宣傳周拉近了社區街道居民與國防的距離……9月20日,第14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上海街頭處處涌動著“關注國防、參與國防、支持國防”的熱潮。
著眼發展格局創新教育模式
創辦全國首家國防教育網站“全民國防教育網”,創建國內第一家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的國防教育網絡學校“國防主題樂園”……一系列“首家”“第一”,見証著上海“基地化路子、常態化落實、社會化格局、網絡化手段”的全新國防教育模式。
“為提高國防教育感染力,上海市多年來始終著眼時代發展推進教育模式創新。”上海市委常委、警備區政委朱生嶺說,“在這些教育活動的熏陶下,國防意識在上海深入人心。”
浦東張江高科園區100多名企業白領自發組成藍天救援隊,先后攜帶最先進救援器械和醫療設備,奔赴四川省雅安地震和海南省文昌台風災區實施救援。
2014年征兵,上海有一萬多名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其中60%為大學生,創歷年之最。
借助區域資源創建平台載體
2014年4月,上海市寶山區組織全區113所學校、14600名學生來到吳淞口、月浦、羅店等地,開展“祭先烈、敬先賢、憶先人”清明大型祭悼革命先輩活動,通過舉行宣誓、演講等活動,告誡青少年學生不忘歷史、立志報國。
據上海市國防教育辦公室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市超過10萬人次處級以上領導干部、120余萬社會群眾和近千萬人次的青少年學生走進軍營,接受軍訓和國防教育。
“上海有多大,國防教育課堂就有多大。”上海警備區政治部主任程關生說,“近年來,上海不僅借助歷史打造教育平台,還注重運用區域資源創建教育載體,進一步豐富了國防教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2012年,“南京路上好八連”進駐上海南京路60周年。上海黃浦區人大代表提議在南京路上為八連立雕塑后,上海市民踴躍捐款,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募集了全部資金。
如今,聳立在南京路上的“好八連”雕塑,已成為上海國防文化的一個新地標。
緊跟城市發展完善制度機制
實現國防教育經常化、全民化、規范化,必須依靠完整有效的制度機制做保障。為此,上海市著力構建完善四類保障機制:
——建立有效的理論研究機制。成立全國首家國防戰略研究所,組織多屆國防主題學術研討會﹔成立全國首家國防教育進修學院。
——建立權威的組織領導機制。制定出台《國防教育聯席會議規則》,規范細化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各級國防教育辦公室全面實行合署辦公制度。
——建立廣泛的社會協作機制。在不斷加強市國防教育講師團建設的基礎上,先后建立了百老道德講師團、大學生國防教育演講團、百名軍校研究生宣講團等宣講隊伍。
——建立規范的考評激勵機制。將國防教育檢查和考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雙擁模范評選、精神文明創建考評和黨政機關目標績效管理考評體系。
“隨著國防環境的不斷優化,上海各級關注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力度逐年加大。”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燕爽介紹,近年來,上海市先后發布軍民兩用技術1500多項,將82個國防動員規劃全部納入上海市“十二五”專項規劃,將百余個國防需求納入新一輪城市發展規劃……
潮涌浦江,情暖國防。濃郁的國防情,始終閃爍在浦江兩岸。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