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耗資20億美元研制的首架國產戰機——“光輝”輕型殲擊機17日正式交付空軍。據稱,“光輝”戰機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國防部下屬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從1983年開始研制,長達30年的研制周期創造了業界紀錄。
那麼,“光輝”殲擊機的技術性能如何?裝備印度空軍后,將對提升印度空軍戰斗力發揮什麼作用?就相關話題,記者採訪了空軍裝備專家、功勛試飛員徐勇凌。
資料圖:“光輝”戰機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國防部下屬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從1983年開始研制,長達30年的研制周期創造了業界紀錄。
“光輝”戰機交付印度空軍僅具象征意義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負責人拉溫德拉·庫馬爾·蒂亞吉表示,首架“光輝”戰機上60%的部件在國內生產。據悉,印度空軍預計今年內組建首個“光輝”戰機中隊,2017年組建成立第二個中隊。觀察員徐勇凌認為,“光輝”戰機的性能指標遠遠落后於世界先進戰機的發展方向,因此交付印度空軍僅具有象征性意義。
徐勇凌認為,“光輝”這款戰機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啟動的,它和中國殲-10戰機的起動時間基本上是一致的。當時印度航空軍工業的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因此從啟動時間和頂層設計的要求來講,“光輝”基本上是瞄准上世紀70、80年代西方三代機的狀態。 因此可以說,“光輝”現在交付印度空軍,更多的是一種標志性的意義,也就是說,印度基本上具備了生產國產化航空裝備的能力了。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