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首都北京,春和景明。兩個意味深長的畫面,值得久久回味——
“開學第一課,先立強軍志。”北京盧溝橋畔,面對彈痕累累的五百石獅,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員庄嚴宣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強軍興軍,使命如山。
就在這一天,兩會會場內,許多軍隊人大代表圍繞“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獻身強軍實踐”展開熱烈討論,建言諍諍,話語鏗鏘。
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主席提出了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如今,座座軍營,士氣高昂,三軍將士在強軍目標指引下,匯聚起強軍興軍的磅礡力量。
聽黨指揮,鑄牢強軍之魂
人民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根本在於有凝聚軍心意志的軍魂
聽黨指揮永遠是我軍的立軍之本、建軍之魂、勝利之旗
“一抹高原紅,是邊防軍人生命底色中最為驕傲的勛章!”談起聽黨指揮這一話題,軍隊人大代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軍務股股長羅府臣講述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西藏邊防部隊有個大學生士兵叫張偉,剛上高原反應強烈,他沒哭﹔戀人和他分手,他也沒哭﹔可聽到去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哨所駐守的人員名單裡沒有他時,卻哭了……”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聽黨指揮的高度自覺,源自思想上對黨的領導的堅定信仰。”羅府臣代表說,實現強軍目標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軍魂永不變,軍旗永向黨。羅府臣代表講述的故事,引起軍隊人大代表、內蒙古軍區教導大隊政委鄧偉的共鳴。
“人民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根本在於有凝聚軍心意志的軍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正是人民軍隊的靈魂所在。聽黨指揮永遠是我軍的立軍之本、建軍之魂、勝利之旗。”鄧偉代表說。
討論中,軍隊人大代表、第二炮兵某部政委梁曉婧也講了一個故事——
70多年前,當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走進陝甘寧邊區,有這樣一個問題在他腦海中縈繞——是什麼樣的希望、什麼樣的理想,使他們成為頑強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戰士?
埃德加·斯諾從年輕的紅軍戰士身上找到了答案:這是一支有靈魂的軍隊,這是中國唯一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
“從硝煙戰火走出來的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經受住各種考驗,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根本的就是依靠黨的堅強領導。”軍隊人大代表、第二軍醫大學政委陳錦華的思考,讓討論更加深入。
軍隊人大代表談到,要進一步端正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從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確保槍杆子永遠掌握在忠誠於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