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精心打造海防“耳目”
——浙江省軍地依法加強民兵海防哨所建設紀事
■方 凱 余高斯 本報特約通訊員 羅正然
浙江省軍區黨委機關每周交班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通報一周海上情況,10多年來一直如此。省軍區動員處處長徐海峰介紹說,這些海情大多是由分布於沿海的民兵海防哨所獲取的。近年來,隨著軍地各級依法抓建力度加大,民兵海防哨所獲取海情的能力不斷增強。
漁業重鎮建哨所,滿足戰備需要
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90后”姑娘黃婉和陳思文是在浙江省溫嶺市雷公山民兵哨所度過的。當山下的街鎮燈籠高挂、爆竹齊鳴時,她倆瞪大眼睛,目光透過觀測望遠鏡警覺地注視著海面。
這個民兵哨所位於國家一級避風港——溫嶺市石塘鎮,距離市區36公裡,三面臨海,擔負的主要任務是偵察和報知溫嶺當面海域及上空情況,常年有民兵駐守。
走進這個哨所,讓人感覺如同步入正規的部隊營區。一幢兩層小樓立於山腰上,建筑面積約500多平方米,一樓為餐廳、廚房,二樓設值班室、武器室、宿舍,樓頂建有圓形崗亭。
溫嶺市人武部政委謝揚中介紹說,石塘鎮是一個漁業重鎮,臨近海域過往船隻頻繁,情況復雜。1991年,雷公山哨所建成並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人武部應當地政府請求,經常派民兵在這一海域巡邏。1990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通過的《民兵工作條例》規定:陸海邊防民兵固定哨所的設立,由軍分區根據戰備需要提出,報省軍區批准。正是有了這一法規依據,軍地聯手啟動民兵哨所建設。
在浙東沿海分布著溫州洞頭女子民兵哨所、台州玉環坎門基干民兵營女子民兵哨所等多個海防哨所。據悉,這些民兵哨所基本都是依據《民兵工作條例》在同一時期建設的。它們選址講究,觀察視野開闊,能監視到當面海域大小島嶼及進出港船隻情況,且布局合理、相互交錯,構筑起一個可直視近海、口岸、內港的監控網絡。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