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十三集團軍某特戰旅參謀長黎登貴>>新聞聚焦
人民網>>軍事>>正文

成都軍區某旅參謀長黎登貴 一生所求為戰勝

魏兵 龍紹華 周銳

2015年06月09日12:0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一生所求為戰勝

  黎登貴在特戰訓練課目中帶頭參訓。高效文

   一生何求?

   多久的追尋才有收獲,多久的堅守才算珍貴?作為一名軍人,應該是個什麼樣子?一輩子又該追尋什麼,堅守什麼?

   眼前的黎登貴,作出了響亮的回答。

   這名看上去矮矮壯壯的軍人,曾與30多個國家的特種兵同場競技,3次把中國軍人的名字鐫刻在異國軍隊的榮譽牆上,也創下了中國特種兵出國參賽次數最多、前后跨度時間最長的紀錄。

   30歲后,意味著特種兵生理上的“黃金年齡”悄然過去。然而,2013年,已經36歲的黎登貴率隊參加“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卻一舉奪下21個參賽項目中的16個第一。而此時,距離他上一次從國際賽場載譽而歸,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

   10年追尋,10年堅守,是什麼支撐著他繼續拼搏,又是什麼打磨著他的鋒利?

   黎登貴吐露心聲:“前幾年,有一本流行的書叫《一生隻做一件事》。我覺得作為軍人,應該就是這個樣子。這件事,就是用我的一生准備應對戰爭……”

   一生隻做一件事,難的是守住初心——

   “和平年代的軍人遠離戰火,心頭的狼煙卻不應熄滅”

   突擊,直升機懸停於九層樓高的空中,沒有保護措施的快速機降,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粉身碎骨。

   涉水,背負30余公斤的裝具潛入沼澤,抽筋或被水草纏繞,任何一個意外,都可能導致葬身泥潭。

   越障,鐵管窄橋、高空雲梯,一次失足或動作稍有差錯,都可能危及生命……

   闖過一道又一道驚險復雜的難關,汗水早已浸濕全身,力氣也已消耗殆盡,黎登貴感覺自己一閉眼就能睡著。然而此刻,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盯著他——

   一根直徑不到2厘米、長30米的繩索,橫牽空中,黎登貴伏在上面,奮力攀爬,距離對面的岩石已經隻有8米,突然,繩索劇烈晃動,黎登貴一下子滾落,隻能用雙手死死抓住繩索,懸在空中。

   這裡是“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武的選拔賽場,賽程已到最后,闖過這一關,就可能拿到比武的入場券。在此前,10余個年輕體壯的特種兵,遭遇這種情況,都已功敗垂成。黎登貴能幸免嗎?

   眾人擔憂時,黎登貴蓄氣聚力,虎吼一聲,拼命向上拉起身體,收腹、卷身、抬腳,奮力將雙腳搭上繩索,接著一把一把將身體往前拽,成功橫越!

   現場觀戰的一位軍區首長,脫口而出:“這人是誰?”

   “黎登貴,本次選拔中年齡最大、軍銜最高的選手!”

   報名參賽之前,黎登貴的耳旁曾飄過不同聲音:

   “你已經有過兩次出國比賽的經歷了,榮譽、獎章也得了一大堆,還拼啥?”“都36歲了,能比得過20多歲的小伙子嗎?”“無論是集訓,還是比武,那強度、難度都可能讓你致殘,何苦再去冒險、受罪?”

   “其實,參加比武會遇到的苦累與傷痛,我心裡很清楚。”黎登貴記憶猶新——

   那年出國比武前集訓,隊員們雪地裡展開24小時100公裡強行軍。這是一場挑戰體能極限的較量。除了必備裝具,隊員的背囊裡還要裝上石塊、杠鈴片。

   翻山越嶺,翻滾攀爬。超過半數的隊員中途放棄或被淘汰。堅持到終點,黎登貴一頭栽倒在地,昏厥過去,迷彩服粘在背部,一片殷紅,腳腫得脫不下作戰靴!

   身上的舊傷還隱隱作痛,殘酷的訓練仍歷歷在目。但國外賽場上充滿未知的挑戰、與戰場無限接近的對抗,時刻刺激著他的神經。

   “和平年代的軍人遠離戰火,心頭的狼煙卻不應熄滅。我就是想到最高水平的賽場、最接近實戰的環境,去挑戰一下!”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