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軍報:別讓亮點遮擋憂患 一些部隊戰斗力欠賬不少【2】

2014年08月21日08:09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回望朱日和,憂患之中見擔當

作戰籌劃。張坤平 攝

我們在為打破“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喝彩時,更應該冷靜地想一想:如何彌補打仗的“能力差”

盤點“跨越-2014·朱日和”實兵對抗系列演習,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份戰報:7場紅藍對抗,“紅軍”6負1勝。

曾幾何時,在人們印象裡,實兵對抗往往是紅勝藍敗,有時仗沒開打,早早定下了輸贏,演習最終變成了“演戲”。而此次演習,導演部明確規定:紅藍對抗不設底案、不編腳本、不搞預演,全由雙方自主偵察、自主決策、自主協同、自主保障。如此一來,演兵場上的勝負懸念重重。

有了懸念,才會真打實抗。記者採訪發現,尚未接敵,“紅軍”就開始琢磨如何戰勝“藍軍”。而“藍軍”也不再是先前“過家家”式的陪練角色,甫一交手便使盡渾身解數,毫不留情。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以往戰無不勝的“紅軍”為什麼會敗,而且一敗再敗?

是倉促上陣嗎?演習計劃早在年初就下發任務部隊,每一個旅都進行了至少3個月的針對性訓練,對此次演習的規則、程序、打法了然於胸。

是對手太強嗎?扮演“藍軍”的北京軍區某機步旅主戰武器均屬我軍第一代裝備,而且按規定,作為守方投入兵力比“紅軍”要少。

是導演部偏袒嗎?進入實兵對抗階段,紅藍雙方完全自主對抗,導演部隻當裁判……

探究個中原由,全程觀局的訓練專家、石家庄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吳清麗的分析可謂一語中的:“紅軍”表面上輸給了“藍軍”,實則輸在與實戰要求的差距上。

僅以一組數據為証。此次演習,導演部按打仗標准,首次運用千分制檢驗評估系統對參演部隊作戰能力進行精確考評,7個旅平均成績是675.6分,即使唯一獲勝的沈陽軍區某機步旅,也沒有超過700分。

“喝彩,不要發生在戰爭來臨之前!”總參軍訓部一位領導坦言,彌補這個“能力差”,部隊要做的還很多,而破除“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只是邁出了“萬裡長征第一步”。

如果僅僅把演習當作“應考”,眼睛隻盯著分數和輸贏,那麼演習不僅達不到錘煉部隊的目的,還易滋生練兵場上的形式主義

此次演習緊貼作戰任務確定演練課題,結合作戰進程設置演練內容,依據作戰地域變換演練場地,模擬實際戰場構設演練環境,針對作戰對手塑造模擬“藍軍”……總部機關的用意很明顯:就是練打仗!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並非所有參演部隊都是抱著應戰的心態走進演習場的,有的官兵主要精力沒有放在謀劃打仗、檢視問題上,而是更多地去研究演習規則和實兵交戰系統,希望靠技巧去戰勝“藍軍”,千方百計獲得更多的分數。

於是,演兵場出現了這樣的一幕:為抵抗“敵”重裝進攻,某旅不是構設防御陣地,而是派出步兵分隊在前沿設伏,伺機發射反坦克導彈偷襲。由於加裝激光交戰設備的120火箭筒擊發時無亮光、無聲響,很難被發現,因此該旅經常是一個單兵打掉“敵”多輛坦克。

無獨有偶。某旅一支坦克分隊發起沖鋒時,二炮手並未按作戰要求低頭裝填彈藥、配合觀察,而是探身車外,手持加裝激光交戰系統的高射機槍掃射,殺傷“敵”步兵……

負責現場導調的石家庄機械化步兵學院教授邸驗剛告訴記者:這些在演習中大行其道的所謂“制敵招法”,在真正作戰時,有的根本不可能奏效。

長期以來,對抗演習作為軍事訓練的高級形式,已成為實戰化訓練的一個顯著標志。但記者在採訪這場演習時深刻感到,如果僅僅把演習當作“應考”,眼睛隻盯著分數和輸贏,那麼對抗演習不僅達不到錘煉部隊的目的,還易滋生練兵場上的形式主義。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徐金玉(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