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山西某預備役師開展大規模練兵活動,所屬各團成建制拉動一個營進行戰術合成訓練,並對照戰斗力標准嚴查嚴改。此前不久,該師官兵剛剛接受了上級組織的檢驗性考核。
預備,就要時刻做好准備。近年來,這個預備役師黨委緊貼使命任務,按照實戰化標准加強戰斗力建設,突出抓好戰備訓練,展現了“隨時受領任務、隨時發揮作用”的擔當意識。
凌晨緊急集結,值班分隊全員按時到位
身在軍營外也要枕戈待旦
走進該師作戰值班室,枕戈待旦的戰備氣氛扑面而來——
幾塊大幅電子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所屬部隊戰備情況﹔值班席位全要素值守,無論平時還是節假日都規范有序﹔值班預備役分隊全員在位,通過網絡、電話等手段保持聯絡暢通。
“預備役官兵也是軍人,時刻准備上戰場應成常態。”師領導向筆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去年5月5日凌晨3點,師作戰值班室突然接到駐地政府扑救山火的請求。值班首長立即下達命令,要求戰備值班分隊偵察營一連迅速集結。“現在是凌晨時分,老百姓都在睡覺,預備役官兵能不能集合起來?”有些機關干部心裡沒底。然而,50分鐘后,一連100多名預備役官兵全部趕到連部,隨后攜裝馳援火場。天亮前,大火被成功扑滅。
欣喜之余,師黨委“一班人”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預備役部隊關鍵時刻要拉得動、用得上,平時必須強化戰備意識。
為此,該師去年接連打出一套“組合拳”,大力規范日常戰備教育、戰備庫室管理和戰備演練活動:依托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設成果,建立直達末端的單兵通信網﹔每月雷打不動組織一次戰備拉動,機關不定期進行檢驗考核﹔對營連戰備庫室進行充實,補充配齊相關裝備器材﹔根據任務需要修訂各類預案,並建立動態更新機制。
轉服現役演練,官兵感覺真的要上戰場
用實戰氛圍錘煉打仗本領
6月中旬,一場實戰化背景下的快速集結演練,在該師所屬某預備役團悄然展開。
“命令你連迅速轉服現役,編入某機械化旅遂行作戰任務。”晚22時,團長下達命令。一連連長王均帶領預備役官兵迅速集合,有序領取裝備器材。快速完成物資裝載后,車輛編隊駛向指定地域。
開進途中,轉服現役程序同時展開。回憶當時的情景,預備役班長李廣感慨地說:“我當時感覺真要上戰場,心裡有些緊張。但經歷了這次演練后,明顯感覺身上的責任重了!”
“把集結演練當成戰爭預演,是我們開展實戰化訓練的基本要求。”師參謀長尹遜進介紹說,“預備役部隊平時如果只是點點名、應應急,部隊無法形成適應未來作戰需要的戰斗力。”正因為此,該師黨委要求每次開展集結拉動,都要像准備打仗那樣,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練兵,借此彌補訓戰之間的差距。
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開展突擊訓練,提升全天候作戰能力﹔根據戰時編成,與現役部隊聯訓聯演﹔設置急難險課目,常態化開展對抗訓練……近年來,這個師不斷加大訓練強度,有效提升了官兵的實戰意識。
訓練不留死角,預編人員也要多練幾手
打起仗來人人都是戰斗員
塞外某訓練場,黃沙漫漫,熱浪襲人。
該師所屬某團二營預備役副營長李明正在參加師裡組織的狙擊射擊考核。“風向,西北!風速,2.5米每秒!距離800米!”聽到觀察手的報告后,李明迅速計算修正值,逐漸調整呼吸,據槍、瞄准,手指逐漸加力。“?!”的一聲槍響,目標應聲倒下。
“我們師大部分預備役軍官現在掌握了3種以上配屬武器,且訓練成績都不錯,這是近年來師黨委大抓訓練的結果。”負責組考的師作訓科長張偉東介紹說。
“真的上了戰場,沒有現役與預備役之分,沒有主角與配角之分,人人都是戰斗員。”這個師黨委一直強調,訓練不能有“死角”。為此,他們特別將首長機關干部、公勤人員和預備役軍官等列為訓練重點對象。師黨委通過全軍政工網、地方電視台和板報櫥窗廣泛開展宣傳,引導預備役官兵強化戰斗精神,認清未來戰爭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全員配合、人人過硬。
真打實備,錘煉打仗本領。近年來,該師嚴格按照大綱要求組織整組訓練、成建制合成訓練和冬季適應性訓練,師團機關主動參與,預備役軍官靠前指揮,廣大官兵的心理素質和技戰術得到了摔打鍛煉。2011年,在北京軍區組織的“鑄盾-2011”指揮演練比武中,該師首長機關在全區預備役師旅單位中名列前茅。去年,師本級和所屬高炮團接受軍區基礎性考核時,13個考核項目有11個全員獲得優秀。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