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消防新兵為何頻頻殉職?剛積累經驗就得退伍【2】

2015年01月06日08: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兵頻頻殉職 消防職業化呼聲再起

為了彌補基層消防力量的不足,近年來,一些地方開始通過招收“合同消防員”的方式擴充消防隊伍。2014年4月,在網絡上走紅的武漢消防“抱火哥”就是合同消防員。

合同消防員通常在接受兩個月的訓練后,通過考試拿到三級戰斗員証書。合同制消防隊員實行與現役消防人員同樣的管理。合同到期后,根據現役消防人員的考核標准和個人表現來決定是否繼續聘用。

但由於待遇低、工作管理嚴格、上升空間小等原因,合同消防員的流動性非常大,往往剛熟悉業務技術就走了。2014年下半年,中部某省消防總隊面向社會公開招收了1000多名合同消防員,培訓結束后就走了上百名。

消防力量的過快流動意味著消防經驗的積累不足。火災現場情況復雜,需要極強的現場應變能力,經驗豐富能有效減少傷亡事故。

在現有體制下,基層消防隊面臨的難題還不只是人手的問題。

新華網2012年5月報道稱,山東菏澤“走出一條專職消防隊伍職業化發展的新路子”。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發現,山東菏澤所謂的“職業化”就是將過去的合同制消防員改為專職消防員,當年有358名專職消防員加入到消防行列。

合同消防員轉正涉及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錢從哪裡來?我國消防經費中,中央財政隻負責行政經費,車輛、裝備以及營房等均由地方財政負責支持。上述報道稱:“山東菏澤將每人每年1.4萬元的經費提高至6萬多元﹔同時,實施將專職消防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根據經濟增長比例逐年增加等措施。”

武警學院是我國專門培訓消防指揮員的院校,該校一名教授受訪時稱:“在現有的體制下,要想完善消防建設,就得加大財政投入。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社會化,許多國家消防隊是市場化運作,他們為企業提供收費的消防服務。”

“我們希望能職業化,讓喜歡干這個行業的人能一直干下去。這樣,消防力量和經驗都能得到保存和積累。”范偉說。

其實,我國近年來已經在現有消防體制基礎上做了多元化嘗試。例如尋求社會力量充實消防力量,在電力、煤炭、石化等大型企業中依托企業建設專職消防隊伍,同時配備專業消防器材。這些消防隊不僅負責本企業的消防,在需要的時候,他們也會接受當地消防大隊的調度,出現在火災現場。

有學者在呼吁消防職業化時稱:“國際上許多國家消防隊是由保險公司負責,他們向企業收保費,檢查火災隱患,幫企業消除隱患,市場運作,財政也沒負擔,還實現了消防職業化。”

武警學院消防指揮系的李本利說,在我國很多地區,消防器材及裝備水平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招收現役軍人、保持戰斗力的年輕化可以彌補裝備質量水平不足的問題”。

更多學者認為,在世界范圍看,消防員的職業化是主流,也是以后的發展方向。武警學院消防指揮系一趙姓主任受訪時稱,職業化有利於保留專業骨干,積累經驗,提高效能。(田國壘)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煜(實習生)、文鬆輝)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