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少將:西方若從根本否定俄紀念 將激起俄民族憤怒【2】

2015年05月08日08:45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王海運:西方若從根本否定俄紀念 將激起俄民族憤怒

 

蘇聯衛國戰爭繪畫作品

 

  “無數歷史証明:外部壓力越大,俄羅斯民族越是‘抱團’”

  環球網:5月9日,俄羅斯將迎來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屆時,俄羅斯將舉辦一系列高規格的紀念活動,包括備受矚目的盛大閱兵儀式等,俄方為何如此重視?

  王海運:俄羅斯之所以舉辦一系列高規格的紀念活動,包括盛大閱兵儀式,我認為既有現實需要,也有戰略考慮。

  首先是弘揚俄羅斯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這點是俄羅斯比較看重的。在西方國家制裁打壓下,俄羅斯經濟陷入自90年代末期以來最嚴重的困境,外交上也為西方大國所孤立,安全壓力明顯增大。如何弘揚民族精神、頂住外部壓力,如何應對內外勾連的顏色革命、保持社會形勢穩定,是俄羅斯面臨的重大課題。俄羅斯隻有弘揚民族精神,才能夠應對西方的高壓,度過目前的難關。無數歷史事實証明了一個規律,外部壓力越大,俄羅斯民族越是“抱團”。所以,西方想通過外部施壓來促使俄羅斯內部發生變化,目的很難達到。

  第二點就是壯軍威、振國威,震懾西方的反俄勢力。西方反俄勢力結伙圍攻俄羅斯,北約的軍事活動推進到了前蘇聯地區。俄羅斯不能不考慮如何應對空前嚴峻的安全形勢。以舉行盛大閱兵式壯軍威、振國威,震懾西方反俄勢力,既是俄羅斯的一種現實需要,也有著深遠戰略考慮。

  更為重要的考慮是,維護俄羅斯的歷史地位和大國尊嚴。俄羅斯人對此十分看重。近年在中東歐、烏克蘭掀起一股否定蘇聯在二次大戰中的歷史貢獻、將斯大林與希特勒一起描繪為“侵略者、佔領者”的邪風,嚴重扭曲歷史,極大地傷害了俄羅斯人的大國自尊心。此次大閱兵、重溫二戰史,直接目的就是要回擊新納粹主義改寫歷史的恣意妄為。

  環球網:在遭遇美歐等西方國家制裁和外交孤立的背景下,今年5月的莫斯科,誰去誰不去,尤為受關注。據悉,目前至少30個國家領導人將出席紀念活動,包括中國、古巴等國領導人在內。俄方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習近平是俄羅斯“最重要的主賓”,您如何看待習主席的這次出訪?如何解讀“最重要的主賓”這一說法?

  王海運:習近平主席是大國領導人,任何國家舉辦重大國際活動都要以大國領導人作為主賓。中國是俄羅斯的主要戰略伙伴,俄羅斯現在又迫切需要中國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經濟、政治、安全等方面,自然更加看重習近平主席的到訪。習主席率領陣容強大的代表團參加俄羅斯高度重視的大型活動,無疑是對俄友好的表示,俄羅斯自然要投桃報李。

  俄羅斯還可以借助習近平主席作為主要嘉賓的出席,向世界展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高水平,消除俄羅斯民眾的被孤立感,抵御美國對俄的打壓。

  “西方若從根本上否定俄紀念活動,將激起俄民族憤怒”

  環球網:由於烏克蘭危機,西方對俄制裁仍在繼續。與往年不同,以美國為首的許多西方國家領導人拒絕出席今年的紅場閱兵。您認為這是否會加劇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互不信任,甚至引發對抗?

  王海運:這個結果顯而易見。互不信任早就存在,相互對抗已經發生。西方國家領導人拒絕出席俄羅斯閱兵式隻會加劇對抗。俄西對抗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多領域性,如今又把二戰歷史問題牽扯進來,可能導致對抗更加難以化解。

  至於西方此舉會不會對俄羅斯造成大的傷害,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可能有利於普京更好地凝聚民心、對抗西方的戰略擠壓。對於俄羅斯全民族高度認同的重大紀念活動,西方國家以任何借口來否定他、抹黑他,都會激起俄羅斯人的普遍憤怒。所以,西方國家這種情緒化的做法是不理性的、不理智的,對自身是沒有什麼好處。

  當然,在目前這種關系下,西方國家領導人出席這種活動,跟普京怎麼見面、怎麼談,也有為難之處。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不去也有不去的道理。有的西方大國派總統特使參加,表明仍然肯定蘇聯的歷史貢獻,還說得過去的。如果從根本上否定這場紀念活動,指責俄羅斯“亮肌肉”威脅歐洲,那就太過分了,一定會激起俄羅斯上上下下的憤怒。

  環球網:德國領導人雖不參加紅場閱兵,但是10日將去紅場向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您認為這個“委婉的紀念”是基於什麼原因?

  王海運:歐洲國家現在陷入兩難之中。克裡米亞脫烏入俄,烏東地區戰亂不息,俄羅斯對西方戰略擠壓的反彈的確挑戰了歐洲大國的地緣政治利益,他們肯定不會讓俄羅斯好過。歐洲大國還要考慮美國的對俄立場,不能不對俄羅斯施加壓力。特別是德國,作為侵略戰爭的發動者,作為對侵略戰爭做出深刻反省的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犯糊涂。所以默克爾採取了微妙的做法,既給美國面子、不出席紅場閱兵式,又於次日專程赴俄向紅場無名烈士墓獻花圈,以示反省歷史罪責的真誠,避免傷害俄羅斯人民的感情。

  此外,默克爾在閱兵儀式后第二天專程赴俄,有望與普京總統單獨會晤,雙方有機會討論一些實質性問題,這個也值得期待。

  環球網:此前就有媒體指出,今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定會刷新紀錄,成為俄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閱兵。俄是否在有意對外界“亮肌肉”?對烏克蘭局勢有無影響?

  王海運:這場紀念活動對烏克蘭局勢不大可能產生直接影響,很難直接作用於烏東危機形勢。沒有必要把俄羅斯閱兵與烏東危機直接聯系到一起。

  說俄羅斯有意對外“亮肌肉”是一種過度解讀。一場閱兵式,出動的武器規模有限,盡管存在軍事威懾成分,但是主要意義還是在於壯軍威、振國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