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中國老兵獲頒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
“中俄二戰貢獻未獲外界充分肯定,現在須還歷史以公正”
環球網:中國國防部表示,中國軍隊將應邀派方隊參加俄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據您了解,有無中國老兵在當年蘇聯衛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王海運:中國老兵在蘇德戰場直接參加作戰者還是比較有限的,他們主要以后方支援為主。包括中國共產黨很多領導人當時在蘇聯學習生活的子女,參加了支援前線的工作。前不久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向幾十名為蘇聯衛國戰爭做出貢獻的中國老兵頒發了紀念勛章,感謝他們為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事業做出的貢獻,既是對中國老兵的充分肯定,也是對中國友好感情的表達。
中國對蘇聯衛國戰爭所做出的貢獻遠不止於這些老兵的支前和參戰。中國的最重大貢獻是頑強抗日、將日軍牢牢栓在了中國戰場上,使得日本難以履行同德國達成的秘密協定、在遠東開辟對蘇作戰第二戰場,使得蘇軍能夠避免東西兩線作戰、而集中力量於蘇德戰場。這是對日軍的重大戰略牽制、對蘇聯的重大戰略策應,對於反法西斯陣營在歐洲戰場的勝利也是重要貢獻。
環球網:第二次世界大戰雖已過去70多年,但對於那段過往的歷史,現在仍存某些“雜音”——個別國家試圖篡改歷史,甚至美化侵略。蘇聯曾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歐洲主戰場,中國則是東方主戰場,正為今年9月的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做准備。您如何看待中俄等國隆重舉辦紀念活動背后的深層涵義?
王海運:中國與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中國對日戰爭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的民族犧牲最大,不論對歐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都起到了重大戰略策應作用。但是,西方大國對中國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至今沒有充分評價,現在必須還歷史以公正。俄羅斯同樣面臨所做歷史貢獻被否定的挑戰。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中俄隆重舉辦紀念活動,有著恢復歷史正義的重要意義。
中國在崛起,需要振奮民族精神,需要凝聚愛國主義。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戰略內涵。特別是針對日本右翼勢力復辟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針對美國忘卻歷史傷痛、對日大搞綏靖主義的危險做法,舉辦紀念活動更是顯現出特殊的意義。(郭鵬飛)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