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滾動新聞
人民網>>軍事>>正文

中國三軍儀仗隊首批女兵揭秘:妝容成訓練一部分【2】

2015年05月15日08: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離國家大事最近的女兵們

“我們每天都在創造歷史”

在儀仗隊裡,徐子杰認識了更多被層層選拔進來的女兵。她們“大部分都是90后,有的剛剛入伍,有的已經轉為士官”,之前都在通訊、衛生和文藝等崗位上服役。

30名女兵組成了女兵分隊,隊長是曾參加過2009年國慶閱兵並榮立一等功的程誠。那年,她因訓練刻苦、隊列動作出類拔萃,第一個被確定為三軍女兵方隊領隊。正是由於出色的表現和豐富的帶兵經驗,當5年后組建首支儀仗女兵隊伍時,相關領導第一個想到了她。

一同報到的還有來自河北任丘的女兵趙穎。她的父親趙雙進是上世紀70年代的老儀仗兵,退伍后一大愛好是翻錄新聞裡的儀仗兵鏡頭,“內存卡裡總是爆滿”。受父親的影響,聽說三軍儀仗隊選拔女兵時,趙穎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提起三軍儀仗隊,她們有一種共同的感受:威武、神聖、震撼。這種感覺在觀看完一場儀仗表演更加強烈:“100多人動作整齊得像一個人,太不可思議了!”

報到后第3天,女兵們就投入了訓練。根據計劃,她們3個月后就要正式執行儀仗司禮任務。從開始訓練到正式上場,女兵們需要經歷基本動作、連貫正步分解動作、槍法練習和合成練習等步驟。

“通常情況下,儀仗男兵要經過8個月的訓練才能上任務,但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3個月,所以每一分鐘都很寶貴。”程誠說。

儀仗大隊為女兵分隊配備了5名男兵教練班長,從最基本的站軍姿、轉體、齊步和原地擺臂練起。很快,趙穎就發現了訓練的不同之處:“比如站軍姿,班長不會要求我們把胳膊夾得特別死,而是要做到自然大方,還經常讓我們想一些高興的事兒。”

根據她的理解,班長不希望她們死板地站軍姿,而是“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挺拔的氣質,一種精氣神”。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女兵們有時要在訓練場上紋絲不動地站足6個小時。3月裡,街上的行人還穿著羽絨服,但女兵們單薄的訓練服總是被汗水濕透,“汗水順著頭發滴到地上”。

雖然訓練艱苦,但趙穎形容自己和戰友們“整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徐子杰分析說:“大家訓練時有一種使命感,因為我們是儀仗隊歷史上第一批儀仗女兵。”有人則直接說:“我們每天都在創造歷史!”

“能得到表揚是一件很酷的事兒”

有時,大隊長李本濤會來女兵中隊指導訓練。看到有女兵軍姿不夠挺拔,他就提高聲調說:“有人怎麼站得跟齊白石筆下的作品似的!” 話音剛落,女兵們都憋著笑,身板挺得更直了。

時間長了,徐子杰發現大隊長雖然要求很嚴格,但“說起話來特別幽默,能讓人高高興興地投入訓練”。

在李本濤那裡,這種幽默和激勵是“快樂訓練法”的一部分。這是他在2009年國慶閱兵訓練中總結出來的方法,通過營造一種令人愉悅而振奮的氛圍,讓大家“自主、自發、自願地去訓練”。

當女兵們在訓練中情緒低落時,訓練處處長朱振華也來鼓勁:“人生中總有幾件回想起來讓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的事情,但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聽到這句話,女兵們的“使命感”又被調動起來,很多人還把它作為“金句”寫進了日記裡。

“累並快樂著。”趙穎這樣形容那時的狀態。事實上,這群充滿活力的女兵總有辦法在枯燥的訓練中找到樂趣。

那段時間,儀仗隊採用的“分層訓練”徐子杰印象深刻:“我們訓練的進度並不是統一的,練好上個動作的人馬上被選去練新的動作,大家都比著看誰學得更快。”

在教練班長王振偉的印象裡,女兵們“領悟能力非常強”,“不到兩周,所有人都完成了基本訓練,進入到連貫正步分解動作的練習中”。

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女兵們都鉚足了勁兒練動作,希望得到認可。有名第二批進來的女兵說:“在三軍儀仗隊,能得到表揚是一件很酷的事兒!”

同時,這些表揚也是衡量女兵訓練水平的重要指標。“大隊表揚記10分,中隊表揚記5分,分隊表揚記3分。”而量化積分則作為儀仗司禮任務選拔、評選“十佳標兵”的重要標准。

“榮獲‘十佳標兵’的女兵家長還將獲邀參觀儀仗隊,這對女兵和家長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趙穎說。2014年11月,正是因為她的出色表現,闊別儀仗隊40多年的父親趙雙進受邀再次踏進這片承載昔日榮光的土地,“被老部隊的新面貌感動得熱淚盈眶”。

那幾天,趙雙進和愛人每天5時多起床,等在訓練場一角看女兒訓練。“就像我們當年一樣刻苦、嚴格。”這位老儀仗兵不禁感慨,這群女兵身上有著三軍儀仗隊的優良傳統, “絕對堪當重任”。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婁楊宣(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