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艦黨委創新出適合本艦艦員的一套訓練思路,即“訓練准備、靜態操演、動態檢驗、應用聯合、成果梳理”“五步走”的新大綱施訓思路。新訓法使運城艦在新大綱試訓中成績斐然,其多項施訓成果在全海軍推廣。
運城艦官兵很快嘗到了科學施訓的甜頭。2010年盛夏,南海艦隊舉行防空反導演練。這天,10多艘戰艦在南海擺開陣勢,而運城艦將要同時抗擊來自不同方向的數枚導彈。
演練開始后不久,第一波導彈從艦艏不同方向襲來,全艦主、副炮和艦空導彈以及電子戰系統立即全力應戰。隻見天際兩條火龍拖著長長尾焰猛扑過來。
艦上官兵臨危不懼,沉著操作,成功使用高速副炮和艦空導彈將來襲導彈擊毀。
來不及歡呼,轉眼間第二波導彈掠過海面從艦艇左右兩舷分別向艦艇高速襲來。
說時遲,那時快,數枚防空導彈從運城艦前甲板騰空而起,直刺蒼穹。隻見,導彈在垂直向上到達一定高度后迅速轉向,分別朝目標高速俯沖,來襲導彈迅即在空中“開花”。
隨艦出海的導彈專家驚訝地發現,運城艦導彈發射反應時間比理論值足足縮短了兩秒鐘,他們驚呼:“今天,運城艦把裝備系統性能用到了極致!”
關鍵時候過得硬,來源於平時練得實。演練前,針對30多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艦員們進行了數百次有針對性的協同訓練,導彈發射班長喬立忠控制鼠標的右手食指都磨出了一層老繭。
為減少導彈抗擊反應時間,他們通過不斷優化指揮流程,實時共享戰場信息,摸索出指揮員垂直指揮各作戰單元的最優路徑,完成了50多項提高戰斗力的技術小革新。
深彈班長藍茲流,把12個小螺帽安裝進發射裝備的設定插頭,解決了火箭深彈發射過程中超負荷動作導致設定插頭斷裂,影響反潛效率的老大難問題。
主炮區隊長唐良川,創新出“海鳥跟蹤目標練習法”,大大縮減了雷達、光電跟蹤等設備捕捉來襲目標的反應時間。
電工技師唐福泉,根據輸油管回收原理,設計出岸電箱接電電纜快速回收裝備,使艦艇應急出動時間縮短了數十分鐘。
2010年9月,運城艦以全優成績從艦艇訓練中心“畢業”,它即將迎來首次全面大考——艦長全訓合格考核。
攻潛考核,運城艦滿分
如果問一名優秀海軍艦長的標准是什麼,答案是首先完成全訓考核﹔如果問一艘戰艦形成戰斗力的標志是什麼,答案是完成全訓考核﹔如果問海軍艦艇官兵最怕什麼,答案肯定還是全訓考核!
海軍官兵常說,全訓考核比考博士還難!原因就在於,這不僅是對艦長本人作戰指揮、艦艇操縱、組訓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更是對全艦訓練水平和艦員整體素質的一次綜合考評。可以說,通過全訓考核是一艘戰艦形成綜合作戰能力的重要標志。
2010年10月,南海艦隊組織的艦長全訓合格考核拉開序幕。從資格審查、理論考核到方案答辯、海上實操,可以說全訓考核的每一關都是“鬼門關”,所以才有人說,“經歷一次全訓考核就像被扒了一層皮”。
僅理論考核相關書籍堆起來就有一米多高,為擠時間學習,王先中在辦公桌、枕頭邊和衛生間裡都放上書,逮空就看上幾頁,考核期間,他記下的學習筆記就有20多萬字。
全過程導調、全天候對抗、全方位考核……在海上實操項目考核中,艦隊首次組織全程不設預案即“背靠背”式考核模式,全面考驗參考艦艇官兵的整體訓練水平。
潛艇,又稱“深海幽靈”,能經常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是水面艦艇的天敵,攻潛項目也是全訓考核中最難通過的課目之一。
攻潛考核一打響,全艦官兵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鬆懈。反潛部門利用先進聲吶探測系統,對水下目標進行全方位搜索。不久,聲吶班長沈衛從探測到的數十種海底聲音中,准確判斷出潛艇目標,並迅速測算出航速、航向。
王先中抓住戰機果斷下達攻擊口令,魚雷、火箭深彈等反潛武器先后連續發射,“敵”潛艇猝不及防“葬身海底”。考核組在比對其他6艘艦艇攻潛過程中的運動軌跡與“敵”潛艇受攻擊時的運動軌跡后,一致判定:運城艦滿分。
最終,運城艦以完美表現獲得全訓考核綜合成績第一名,這意味著運城艦從交接入列到全面形成戰斗力僅用了一年時間。
用主炮打導彈是運城艦官兵的“絕技”
一艘戰艦通過了全訓考核,並不代表它就能打贏未來海戰。它隻有在接下來的服役生涯中,經過一次次近似實戰的演練洗禮,才能成為一把真正的“海上利劍”。
入列5年來,運城艦先后參加了30多次海上實彈演習,成功發射導彈、魚雷數十枚,炮彈數千發,涌現出“炮王”唐良川、“兵專家”張丹等一大批精武標兵。
“方位×××,發現導彈一枚。”那年,運城艦參加上級組織的一次實兵對抗演練,因受到藍軍電磁干擾,錯過了發射艦空導彈攔截的時機。
此時,艦長程德偉果斷下令:“目標×××批,主炮組織對空抗擊!”隨著一連串干淨利落的指令,主炮發出聲聲怒吼,准確擊中來襲導彈。
用主炮打導彈是世界各國海軍公認的難題,成功概率非常低,面對這個“吃力不討好”的訓練課目,運城艦官兵不但練了,而且練得非常扎實。
他們利用海鳥進行目標跟蹤練習,創新出“海鳥目標跟蹤練習法”,大大縮減了雷達、光電跟蹤等設備捕捉來襲目標的反應時間,最終讓這艦艇對空防御的“最后一招”有了殺氣。
“單艦強,不算強。因為未來海戰,打的是聯合作戰、拼的是體系制勝。”支隊政委賀躍華說。
組建以來,運城艦抓住每次與兄弟單位艦艇、飛機、潛艇海上訓練的機會,將平時單艦訓練課目,在全要素、全內容、全過程的“聯演、聯訓、對抗”中開展,從艦潛對抗到艦機協同,從編隊防御到聯合突擊,一步一個腳印夯實聯合作戰之基。
為提高打贏本領,運城艦還結合亞丁灣護航、遠航訓練、與外軍聯演聯訓等任務,將防空反導、綜合防御、反潛等高難險課目貫穿全程,創新出了20多項制勝未來戰場的“必殺技”。(高毅 徐廣 王樂)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