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官兵在搶通吉加公路。謝析搏攝影
用專業敬業樹立應急救援隊國家品牌
烈日炙烤著大地,蜿蜒在群山中、擔負中尼兩國陸上貿易“黃金通道”的中尼、吉加公路強震后遍體鱗傷。5月4日9時,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操作手、中士方洋駕駛挖掘機駛過中尼友誼橋,一路爬坡過坎、開山劈石,快速清理橋頭的廢墟。47歲的尼泊爾商人喬倫踩著滿地落石,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挖掘機跟前,沖他豎起了大拇指。
“走出國門,代表的是中國形象,樹立的是國家品牌!”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總指揮傅凌介紹說,中國武警交通救援大隊主體由武警交通部隊抽調精干力量組建。武警交通部隊長期從事公路建設和養護任務,是列入國家應急救援力量體系、遂行國家救援任務的“國家隊”,先后參加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蘆山和魯甸地震等國內重大自然災害搶險救援任務,是一支能打勝仗、善打硬仗的專業救援力量。
“中尼公路依山而建,一邊是萬丈懸崖峭壁,一邊是湍急的中尼分界線波曲河,道路中間橫亙著被山體滑坡沖毀壓垮的房屋,以及當時排隊等待通關的車輛,作業空間狹窄,搶通難度極大。”傅凌介紹說,為破解救援力量難展開的難題,救援大隊積極創新搶通方法,採取“分段推進、多點展開、先通后擴、搶通結合”的戰法,科學編組專業技術人員和大型機械設備,救援當日就推進19公裡。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