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第31集團軍某團著力為基層干部“減負”——
一張光盤取代3場會議
■本報記者 杜 康 通訊員 付紅光
7月中旬的一天,剛從團部開完會回到連隊的陸軍第31集團軍某團偽裝連指導員范偉,在聽完連部文書的值班報告后犯了難。原來,范偉被告知,接下來有3場團機關組織的會議需要連隊干部參加,其中有兩場指定要連主官與會。連長兩天前已休假回家,連隊僅剩范偉一名主官在位,這兩場時間有重合的會該如何“分身”參加?
當天下午,恰逢團政委倪紹徐到連隊推門聽課,范偉便報告了自己的為難之處。倪紹徐進一步了解發現,基層干部特別是基層主官因為會多而煩惱的現象並非個例:有的營連干部反映,因參加上級會議打亂營連工作計劃是常有的事,有時因參會一天要往返機關好幾趟。更有營連主官直言,因為會多,他們抓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的時間精力常常受到干擾。
會議多的原因到底為哪般?該團深入調研發現,其中有機關工作作風不實的問題,有時以會議落實會議﹔還有機關統籌不力的問題,同一項工作多頭開會,多次開會﹔再加上有些部門為了體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必須主官參加會議,結果導致基層干部為會多而苦惱。
四總部頒發《關於進一步規范基層工作指導和管理秩序若干規定》后,為解決基層干部參會多的問題,該團黨委研究出台措施,確保基層干部每周有3個以上無會日。他們要求機關進一步轉變作風,變會議指導為上門指導,利用機關干部到挂鉤營連參加按綱建連(營)形勢分析會和連(班)務會時機,面對面傳達上級會議精神,手把手傳幫帶﹔提高會議審批權限,機關各部門擬召開的會議必須提前一周報團主官審批,值班團領導對下周確定要召開的會議進行統籌,能壓縮的壓縮,能合並的合並﹔根據營連干部骨干職責分工,確定與會的人員,該副職參加的不讓主官參加,不得隨意提高與會人員級別。
同時,為了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益,他們對各類會議議題設置和領導發言也做了硬性規定。原則上會議不得臨時增加和改變議題,領導發言的內容能通過材料下發的不在會上宣讀﹔一般性的交班會、總結部署講評會,指定一名部門領導統一講評,原則上團主官不同時作指示。
記者獲悉,令范偉犯難的如何“分身”與會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因3場會議都是觀摩類型的現場會,該團黨委決定取消會議,改成機關將現場會觀摩的內容拍成照片和視頻,連同相關文字內容刻成一張光盤發到營連,由營連自行組織學習。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