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981鑽井平台模型(李昊攝)
由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等機構承辦的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16日在北京開展。本次展覽匯集國內十余家頂尖軍工企業和科研機構,對外展示的不少科技成果是首次進入公眾視野。開展第一天,《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探營,展出的裝備和技術囊括海陸空天各個領域,而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技術“解密”尺度非常大,如同對外拋出一枚枚“震撼彈”。
“981”與“982”同台亮相
隨著東海、南海問題持續發酵,海洋權益問題越來越為公眾所關注。在這次展覽中,和海洋相關的技術成為一大亮點。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展台上,記者看到一個非常逼真的“海洋石油981”鑽井平台模型。而在它對面的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的展台上,則展示了它的兄弟“海洋石油982”半潛式鑽井平台。據現場的一名專家介紹,982採用和981相同的技術,將於明年應用在南海的另一個工作區域。為了滿足海上作業區的海情特點以及未來的任務需求,中船重工對982進行了全新的定制。這名專家表示,任何一個裝備的升級,都會根據上一個產品的使用體驗來進行改進,所以982會在981的基礎上進行優化。
《環球時報》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了一個海洋超大型浮體的宣傳展板。這個海上大型浮體其實可以看做是以模塊化連接起來的超大型“海上人工島”。據介紹,它可以以海島或島嶼群為依托,拼接成總長2400米-3200米的主體平台,將碼頭、浮動船塢、停機坪以及機場跑道等設施融為一體,再將巨大的風力發電設施安裝在平台上,保障整個“人工島”的能源供應,形成一個可移動的軍民兩用基地。
中國的“大狗機器人”
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展台,記者看到一個仿生四足機器人,外形乍一看很像美軍研制的“大狗機器人”。據介紹,這個四足機器人主要由足式機械系統、動力單元、感知系統及控制系統組成。作為一個通用平台,可以用於陸軍班組作戰、搶險救災、戰場偵察、地質勘探等復雜崎嶇路面的物資搬運。其總體指標達到美國同類產品水平。
那中國的“大狗”相比美國人的“大狗”又有哪些特點呢?一名工作人員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美國的機器大狗一亮相就震驚世界。它的研制意義並不局限於是一個在特殊地形運送物資的工具,而是一個將多種高新技術集於一身的現實體現。這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進行相關技術研究。而中國的目的不是為了模仿美國造一個“大狗”,而是要充分掌握其中展現出來的先進技術,跟上全球技術的發展腳步。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作為特種服務類機器人,“大狗”的用途絕不局限在軍用領域。比如汶川地震后,第一批救援部隊隻能背負物資和裝備徒步走到救災現場,而一般單兵背負重量是30公斤左右,如果當時可以派出一批仿生四足機器人,一個機器人就可以背負5個人的裝備。據介紹,這種機器人加滿油可以工作數小時,如果執行遠途任務,隻需攜帶一部分油料進行后續補充,當然加油仍然需要人工操作。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