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終結二戰的,是不是美國的原子彈?
日本一些政要的“美國無奈之舉”和“原子彈轟炸結束二戰”之說,無疑誤導著很多人對二戰歷史的正確認識。好在,這些說法正逐漸被更正。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7月24日發表題為“日本投降因為原子彈還是蘇聯閃電戰”的文章稱,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后來在接受審判時承認,“蘇聯加入對日作戰以及蘇軍在滿洲裡的迅速推進,使我們沒有機會動用細菌武器”,由此可以推斷,如果不是蘇聯,二戰可能還要持續得更久,傷亡更多。兒時親眼目睹過美國對東京轟炸的長谷川毅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教授,他的觀點也是“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對日本投降的決定幾乎沒有影響”。
在廣島與長崎的核爆紀念日到來之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表示,國會正在討論的安保法修正案為動用自衛隊運輸核武器提供了法律可能性。對此,75歲的廣島縣核爆受害者團體協會秘書長大越和郎表示:“這就會使唯一的核爆受害國允許使用核武器,不值一評。”76歲的長崎核爆遺族會會長正林克記憤怒地說:“這是肯定核武器的邏輯,在作為決意廢除核武器的核爆受害國站不住理。在廢除核武的全球輿論下,無法容忍且令人氣憤。”79歲的長崎縣核爆受害者手冊會會長井原東洋一要求“道歉並收回發言,同時讓法案作廢”。83歲的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會秘書長田中熙巳批評稱:“制定可以運輸犯罪性武器之類的法律是絕對不可以的。”(劉軍國、藍雅歌、丁良恆、柳玉鵬、邢曉婧)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