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團裡給十連4個黨員發展指標。經黨支部認真考察,3名條件成熟的同志毫無爭議納入發展視野,在另一個發展對象確定上,卻產生了不同意見。
從訓練、工作以及個人願望來看,上等兵洪敦良是最接近入黨條件的。但他有個缺點,就是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每次上理論課,不是找借口逃避,就是心不在焉﹔課后寫心得筆記,或是三言兩語,或是抄襲交差。連隊組織理論考試,他成績次次靠后墊底。
對這樣一名同志,能不能發展其入黨?有的同志認為,除了理論學習,洪敦良其它方面都達到了入黨要求,反正有指標,可以適當鬆一鬆尺度﹔有的說,理論學習只是個人興趣,不算大問題,不影響入黨。
在研究發展黨員的支委會上,指導員李風雷拿出兩樣東西:一本黨章,一份網上搜集的貪官懺悔錄。他先是把黨章中“黨員義務”的第一條給念了一下,全是理論學習的要求。接著,他又念了幾份懺悔錄的第一條,無一例外是對放鬆理論學習的反省。
“兩個第一條說明了什麼?”李風雷接著闡述:“‘黨員義務’第一條強調理論學習,說明不愛學理論,就是不履行基本的黨員義務,這樣的同志能發展入黨嗎?懺悔錄第一條反省理論學習,說明對黨員來說,不學理論不是平常的問題,而是致命的缺點。我們能把一個有致命缺點的同志發展入黨嗎?”
李風雷的闡述引起了支委們共鳴,大家一致同意,暫不發展洪敦良入黨。鑒於其他同志條件還不成熟,剩下這個指標退回團裡,不搞矮子裡面拔將軍。
黨支部的做法不僅受到團裡表揚,也在全連產生震動。通過這件事情,大家看到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不僅上課聽講專心了、撰寫心得用心了,周末節假日也不再無聊消磨時間,紛紛鑽進閱覽室汲取理論營養。
洪敦良經歷切膚之痛,也主動與連隊理論學習骨干結成了對子,從培養理論興趣開始,逐步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於第二年底實現了入黨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