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連四號陣地坑道內的牆壁上,“絕不浪費一顆子彈,絕不放過一個敵人”的戰地標語,既是老一輩邊防軍人保家衛國的歷史見証,又激勵著新一代革命軍人苦練殺敵本領。
2014年7月,十連按計劃組織開展實戰化課目演練,每名戰士都領取了30 空包彈。“敵情”出現后,全連官兵迅速搶佔陣地,向“敵人”發起還擊。“敵人”被打退后,連隊清點武器彈藥,發現大部分新戰士已經把子彈打光,無法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戰斗任務。
講評時,連長楊家英表情嚴肅,對新戰士浪費子彈現象提出批評:“演練就是打仗,像我們今天這樣,陣地還能守得住嗎?”
這時,隊伍中一名新戰士嘟囔一聲:“不就是打個空包彈嘛,何必這麼認真。”不少新戰士也紛紛附和,不以為然。
見此情形,楊家英沒有多說什麼,他把隊伍帶到四號陣地坑道內,決定給大家好好上一堂戰備教育課。
四號陣地坑道是當年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官兵扼守邊防的重要工事,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地下指揮所、戰備給養庫、飲水“生命泉”和戰士們在戰斗間隙書寫的戰地口號標語,尤其是“絕不浪費一顆子彈,絕不放過一個敵人”格外醒目。
指著這句口號,楊家英講述了一段作戰時驚心動魄的情形:當年,連隊扼守坑道,上級無法及時輸送彈藥和給養,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瘋狂進攻,戰士們喊出“兩個絕不”的口號,打出了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氣勢與血性,保住了陣地。
聽完故事,新戰士們仿佛置身當年戰場,紛紛陷入沉思。
楊家英引導大家說:“雖然現在沒有當年打仗的氛圍了,但戰場環境的艱苦復雜始終沒有變,能打勝仗、堅守陣地的使命始終沒有變,‘兩個絕不’始終是我們必須傳承的無價之寶!”
楊連長一番話振聾發聵,新戰士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戰場觀念。此后,官兵自覺將“兩個絕不”轉化為嚴格訓練的實際行動,“盯著復雜的敵情練,追著明天的戰爭學”成為連隊的訓練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