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生姜2015年5月21日,10名十連老兵回“娘家”時,與現役官兵圍坐一塊,追憶起一塊生姜的往事。
1984年夏,邊境炮火硝煙還未散去,戰備生活十分緊張。幾場暴雨過后,從縣城通往連隊的公路嚴重塌方,連隊后勤補給被阻斷三個多月。
糧倉見了底,禽畜清了欄,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充飢果腹,連隊請示上級后,把戰備口糧— — 黃豆拿出來限量供應給戰士。餐餐黃豆加野菜,雖然難以下咽,但為了充飢,大家沒有胃口也得吃。
一天午飯后,通信員王斐餓得不行,跑到炊事班找吃的,一陣翻箱倒櫃沒有收獲,最后從櫥櫃下面扒出一塊巴掌大小、已經長出灰白色絨毛生姜。王斐小心翼翼地刮去霉變的外層,生姜已經隻剩下不到一半。
晚餐時,指導員劉神宇發現大伙清一色還是煮黃豆加野菜,連部桌上卻多了一小碟切得細如發絲的生姜。
“誰弄的? 神 宇臉色一沉。王斐隻好鼓起勇氣,把自己找生姜給連部“加菜”的經過如實道來。作為通信員,王斐對連隊干部再了解不過。為了讓戰士們吃得多一點,干部們要求炊事班把本就數量不多的食物先分到班排,偶有丁點“野味”葷腥,也要求多照顧身體虛弱的戰士和病號,他們自己個個瘦得皮包骨。
“馬上端走!”劉神宇喝斥道。看著那一小盤生姜絲,王斐不知道端到哪裡去。見王斐沒動靜,劉神宇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副連長,把這小子給我關到禁閉室去!”
在禁閉室,王斐感到莫大的委屈:自己好心找塊發霉的生姜給連部加個菜,為何落到關禁閉的境地?
三天后,禁閉室門打開了。等在門外的指導員說:“小王呀,你委屈也好、窩火也好,關你三天禁閉,就是要你明白一個道理:在咱們連隊,干部絕不能搞特殊化,何況是在最艱苦的時候!”
“指導員,我錯了!”王斐熱淚盈眶。
在今天看來,一塊生姜關三天禁閉似乎有點嚴厲過頭,可一代代十連干部就是靠對自身近乎嚴苛的要求,始終以清風正氣凝聚兵心,帶領連隊完成了守邊固防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