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軍隊藝術工作者談聚焦強軍實踐繁榮發展軍事文藝 

2015年11月10日08:17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由總政宣傳部和解放軍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繁榮軍事文藝、打造強軍文化”研討會11月6日到7日在京舉行。來自全軍和武警部隊的領導、專家和基層代表,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強軍實踐繁榮軍事文藝、打造強軍文化進行了深入研討。

  學習貫徹《講話》必須注重實效,要指導實際工作提高認識,結合創作實踐加深理解。理論的價值在於指導實踐、服務實踐,學習的目的在於把握規律、推動發展。軍隊文藝工作者唯有將對《講話》的深化認知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遵循,才能真正把握住時代的要求、改革的大勢,才能有效突破創作瓶頸、解決實際問題。深化與轉化的功夫在日常工作裡,在藝術實踐中,這個下篇文章能否做好,不僅直接影響學習貫徹《講話》的實際效果,更加關乎軍事文藝能否融入社會主義文藝的主潮,進而全面、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在大會上交流發言的代表,既有宣傳部門的領導,也有基層部隊的帶兵人﹔既有創作方面的名家,也有評論方面的專家。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崗位、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視角,聚焦的卻是同一個主題——在新起點上繁榮發展軍事文藝,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貢獻力量。參會代表注重研究問題,著力深化轉化,推出了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現按照發言順序摘登部分大會研討發言,以饗讀者。

  主持人:傅強

  不斷創新發展軍隊文化藝術教育

  解放軍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 董 斌

  我院把學習貫徹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用《講話》精神指導教學、科研、創作、演出各項工作,堅持“四個深入”,推進“四個轉變”。堅持深入教學一線問計於師生,摸情況、想對策、解難題,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堅持深入部隊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文化建設形勢和文藝人才需求,為學院人才培養和軍隊文藝隊伍建設提供決策依據﹔堅持深入基層進行文化服務,連續4年赴部隊,隨營培訓1800余名業余文藝骨干,慰問演出幾十場,受到部隊官兵熱烈歡迎﹔堅持深入社會拓展對外交流,參加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入“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開展國際教育合作,開拓創新。

  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四個轉變”。一是轉變育人理念,由向專業團體看齊轉變為向部隊一線的任職崗位瞄准,聚焦強軍制勝和戰斗力標准,真正為部隊文化工作培養高質量人才﹔二是轉變辦學格局,緊貼使命任務,強化特色辦學,根據部隊需求,形成“以任職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重點”的辦學格局,新增設21個任職教育專業班次﹔三是轉變培訓模式,打造融常規調學、定向培養、隨營培訓和遠程教育四位一體的培訓模式,進一步增強教學內容的崗位指向性﹔四是轉變創研方向,緊盯部隊文化建設重大現實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堅持深入生活、深入官兵,把官兵作為表現中心和謳歌對象,創作現實軍事題材文藝作品。

  結合實際推進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主任 肖冬鬆

  習主席的《講話》既有系統的觀點和思想,也是推進新形勢下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的總體方略和整體部署。

  要學習把握習主席關於軍事文化地位作用的重要論述,深刻認清強軍文化是實現強軍目標的精神支撐,強軍文藝是激勵強軍實踐的嘹亮軍號,軍事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軍事文藝的陣地不可丟失,軍事文藝工作不可弱化,軍事文藝工作者大有作為,自覺把打造強軍文化、繁榮軍事文藝擺在軍隊建設發展的戰略地位。要學習把握習主席關於打造強軍文化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把服務官兵,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作為根本價值取向﹔把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打牢官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思想道德根基作為核心任務﹔把激勵官兵的戰斗意志,培養官兵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作為建設重點﹔把推進軍事文化創新、軍事文藝創作,生產大量的軍事文化文藝精品作為中心環節﹔把應對“顏色革命”“文化冷戰”“政治轉基因”工程等挑戰,解決“紅色文化淡化淡忘”等矛盾問題作為著力抓手﹔把繼承弘揚各部隊優秀文化傳統,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創新發展基層特色文化作為基礎工程﹔把提高軍隊文化文藝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政治和專業水平,建設德藝雙馨的人才隊伍作為根本依托,積極打造強軍文化,推進軍事文藝繁榮發展,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雄渾的精神正能量。

  進一步濃厚基層文化的“軍味”“戰味”

  成都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雷 鳴

  軍事文藝要提升順應官兵訴求的服務意識,准確把握青年官兵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從官兵文化訴求、品位需求等尋找特點、探尋規律,不斷豐富文化活動形式,注重聚集和運用官兵智慧力量,充分調動大家參與熱情、創演才情和爭先激情。

  基層文化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永葆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堅持弘揚傳統和積極創新相統一,讓認識由“軟指標”向“硬任務”轉變,扭轉基層文化建設“無尺度可量、無標准可依、無績效可評”的模糊認識,硬性落實基層文化建設規定要求,凸顯先進軍事文化在基層全面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平台由“敲邊鼓”向“系統建”轉變,在場地設施器材建設和文化活動組織上,力求集中用力、統一規劃、系統推進,做到“設施有時代氣息、環境有文化氛圍、內容有思想品位、活動有軍營特色”。活動由“小娛樂”向“大文化”轉變,擺脫定勢思維束縛,從內容、形式、功能等要素上拓寬文化活動的定義邊界,讓軍營文化范圍更廣、層次更高,讓官兵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方法由“老三樣”向“高先新”轉變,緊貼時代特點,融入更多時尚元素,做到追求高品位、突出先進性、引領新風尚。功能由“調身心”向“保打贏”轉變,進一步濃厚基層文化的“軍味”“戰味”。

  軍事文藝批評要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音

  文藝評論家 汪守德

  要成為一名稱職的、出色的文藝批評家,是相當不容易的。姑且不論在學養上要有長期的積累和准備,要看很多很雜的書籍,要看各種門類相關的與不相關的作品,這其中花費的時間是無法估量的﹔還要憑借自身的眼光和膽識,對整個文藝的歷史與當前的狀況,能夠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評價﹔更要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能夠中肯地分析其成就,大膽地指出其問題,進而有的放矢地指明文藝創作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從某種意義上講,文藝批評是一樁寂寞而清苦的差事。

  軍隊文藝批評家在面對文藝創作的亂象時,要以針砭時弊的學術鋒芒與批判力量,保持文藝創作方向和作品思想主旨的正確性,保持文藝作品內在規范和品質的合理性與藝術性,使之成為有益於人們靈魂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作品,而絕不是其他。這其中還有個按什麼樣的標准來衡量的重要問題。《講話》中之所以強調重視開展文藝批評,是因為當前文藝創作的現狀與人民所樂見、所希望的標准尚有一定差距。文藝批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細致可靠,而不是粗暴淺陋的科學分析,一方面建立現代批評話語的體系性價值架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找出問題的症結,提出解決的辦法,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包括軍事文藝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地向前發展。

  當前軍事文藝創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頸和問題,與打造“強軍文化”的要求是有距離的。軍隊的文藝批評家迫切需要將矛盾和問題梳理清楚,同時提出努力的方向和解決的方案。置身紛繁復雜的文化生態之中,軍隊的文藝批評工作者應當深刻領會、認真貫徹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擔當的勇氣和戰斗的姿態,積極發出自己的聲音。在針砭文藝的時弊,推動創作的進步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努力積澱文學創作底蘊

  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主任 徐貴祥

  當代中國軍事文學,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程,根本原因就是得益於生活的慷慨饋贈。那個時期的作家,多數是戰爭的親歷者和目擊者,有豐富的創作素材,有直接的現場感受,有鮮活的人物和故事,也有強烈的情感沖擊。作家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生活,作家本身的行動,也為中國當代軍事文學如何發展、軍隊作家在強軍實踐中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提供正能量等等命題,提供了獨特的思考。

  當前,日新月異的軍事變革,讓富有創作經驗的老作家在生活的新狀態面前捉襟見肘,而年輕作家從生活中汲取營養的觀念和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軍隊作家不是生活在真空,文藝作品的商品化、文學事業的市場化,經濟利益和功名利益的雙重誘惑,對少數軍隊作家同樣發生作用,譬如職業道德滑坡、職業精神弱化、創作能力萎縮、后勁不足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入生活往往在利益權衡之下大打折扣。有的即使到了基層,和官兵之間的感情也存在一定的隔閡。要拆除“心”的圍牆,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說到底,文學是心靈的事業,是情感的產物。軍隊作家,更需要培育一顆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軍隊的赤膽忠心,這是我們進行軍事文學創作的根本動力所在。

  軍隊作家要在這個蓬勃的春天裡找准自己的土地,根朝下扎,樹往上長,甘於清貧,固守高貴,始終堅持在生活一線,在火熱的強軍實踐中汲取豐富營養,創作出有溫度、有道德、有血性、有筋骨的軍事文學作品,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緊貼官兵需求發展礪劍文化

  第二炮兵某旅政委 陳志豪

  文化的聲音最溫潤心靈、感人肺腑,留下的是永恆的記憶、永存的豐碑。基層官兵在平凡的崗位上埋頭苦干、默默奉獻,從內心深處非常渴望有反映我們真實內心世界、學習訓練生活、點滴酸甜苦辣的優秀文藝作品。這種作品對大家來說,如同陽光雨露、心靈甘泉、精神食糧。

  官兵普遍反映,每次看《大決戰》,讀《誰是最可愛的人》,唱《義勇軍進行曲》,都有直達心靈、叩擊心坎的震撼,仿佛走進了先輩先烈的精神世界。強軍路上有優秀的文藝作品相伴,渾身就會充滿干事創業的力量。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高山下的花環》等文學作品,《上甘嶺》《英雄兒女》等經典影片,《血染的風採》《十五的月亮》等紅色歌曲,激勵著一代代革命軍人以身許國、獻身使命。官兵一致認為,當前敵對勢力不遺余力搞歷史虛無主義,歪曲我們的歷史,抹黑我們的英雄,我們感到很受傷害,迫切需要出現一批還原歷史真相,旗幟鮮明歌頌我黨我軍光榮歷史,大張旗鼓表現革命英雄光輝形象的優秀作品。不少官兵在座談時感慨:“一個好節目,一部好電影,一首好歌曲,往往能啟迪思想、收獲崇高、激發斗志。”我們期盼更多弘揚主旋律、彰顯正能量的軍隊文藝作品,在先進文化的熏陶中鑄就金剛不壞之身,抵御西方“文化冷戰”帶來的侵蝕影響,好讓自己聚精會神礪劍備戰、心無旁騖精武強能。

  尋找舞蹈創作的突破點

  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 劉 敏

  為了適應向任職教育轉型,為了使教學能更好地適應新的戰爭形態下舞蹈藝術對戰場氛圍和士兵氣質、形象、情感的表現要求,我們組織教員深入到基層一線採風和代職,體驗觀察戰爭形態的變化和官兵氣質、形象和情感表現的特質,回來后展開了熱烈的教學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在技術、技巧和劇目排練課教學中加強對戰場高強度、快節奏的對抗,戰士動作的質感,形體氣質中的堅定、必勝信念進行重點的表現和塑造,並由此形成《紅藍軍》劇目的雛形。通過近兩年時間的打磨,《紅藍軍》在全軍、全國舞蹈比賽中多次獲得金獎,成為信息化戰場舞台表現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劇目。

  通過任職教育轉型一系列的基層調研和教學研討,我們認識到單純的“表演型”人才早已飽和,沒有需求﹔高端的編創人才和“既能編、又能演”的復合型人才是當下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員的“學”都將更多地向創作、編導方向發展。一方面,老師學員每年到基層的隨營培訓、為兵服務、專業採風、見習代職等將成為常態﹔另一方面,新的戰爭環境下部隊的訓練、演習、作戰方式也給我們的教學、創作提出了新的問題。怎樣捕捉和表現現代信息化戰爭的場面?怎樣提煉和反映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貌?怎樣用通俗易懂的舞蹈語匯表達“90后”“00后”軍人的內心情感,這些既是我們面臨的新難題、新挑戰,更是我們創作表現的新視點、新空間。

  深入挖掘軍事題材電視劇“富礦”

  制片人、編劇 馬繼紅

  中國是一個電視劇的生產大國,也是一個電視劇的消費大國,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統計,全國每年生產的電視劇約3萬集,從中央台到地方各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約一萬多集,其中軍事題材電視劇在電視劇創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既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也是部隊官兵的精神食糧,因此,利用電視劇這個文化載體,講好強軍故事,激發官兵血性,強化國防意識,便成為每個電視工作者庄嚴的使命和責任。

  軍事題材電視劇能否拍得好、傳得開、留得住,得到觀眾的認同和喜歡,達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目的,最重要的不是演員和包裝,而是真實,是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而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深入生活。軍事題材電視劇是一座“富礦”,她不僅有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精髓,有革命戰爭時期留下的大量可挖掘的紅色歷史資源,而且今天我國的國防力量正一天天走向強大,這其中像陸上猛虎、水下尖兵、空中驕子、航天英雄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隻要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方向,深入生活,精心創作,一定會有一批傳得開、留得住、叫好又叫座的軍事題材電視劇問世。

  發揮軍旅音樂創作的引導作用

  總政歌舞團作曲 趙 麟

  藝術創作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部隊廣大官兵多為80后、90后,年紀輕、文化素質較高﹔同時,他們也是在當前流行文化、網絡文化盛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較強,文化需求也更高、更多元化。在軍旅音樂創作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在繼承優秀的軍旅音樂創作傳統的基礎上,力爭創新求變。

  但是,創新也不能僅僅一味地迎合流行趨勢,依然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文化導向。前不久我曾參加了全軍歌曲評選工作,對此感觸頗深。在這次活動中,參選的作品都是廣大官兵業余創作的歌曲,創作熱情可嘉。但是我發現,廣大官兵尤其是年輕官兵的創作,很大一部分作品偏重於搖滾風格與流行音樂風格,而這些音樂形式,很難引人共鳴成為經典。從年輕官兵們的創作來看,他們受流行文化的影響頗深,對藝術創作及欣賞缺乏一定的甄別能力。因此,當前的軍旅音樂創作更應注重發揮引導作用,在創作中關注廣大官兵的文化需求,同時也要用我們的創作來影響、引領年輕官兵的欣賞習慣和趣味,引導他們欣賞、喜愛更加積極的、傳達社會正能量的、弘揚軍魂、表達當代軍人心聲的作品,從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軍事題材美術要緊跟時代腳步

  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 劉大為

  軍事題材的美術作品,不只是一般意義的題材分類,而是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價值取向,承載著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捍衛國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康的主題思想和重要作用。它激勵教育人們,特別是青年一代崇尚英雄,熱愛祖國。

  軍事題材美術作品不僅要表現人民軍隊的光榮歷史、艱苦奮斗的歷程,更要關注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當代軍人新的風採、新的軍威。在現代化的艦船上,在新式坦克戰車上,都能看到先進的信息化自動化的裝備。我們軍隊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操控這些新裝備的很多干部戰士已是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軍事題材美術要注重展現出新型高素質軍人的風採。去年我到內蒙古阿爾山邊防部隊採風,到三角山哨所,看到哨所裝備煥然一新,有了先進、精密的觀察控制系統,雪原巡邏已不是靠騎馬、騎駱駝,而是裝備先進通訊導航的雪原巡邏車。我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北疆鐵騎》就是表現當下邊防戰士的精神風貌。通過創作實踐,我深深體會到隻有把自己作為戰士中的一員,才能理解軍人,才能表現出軍人的血性,創作出的作品才具有鮮活的生命質感,才是有筋骨、有溫度、有厚度、有感染力的。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