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民航"參軍":濟南戰區軍民融合創新軍交運輸保障

2015年11月12日09:31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話題背景

  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范圍廣闊,軍隊機動能力尤其是遠距離機動能力,對奪取作戰主動權至關重要。

  1995年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的《國防交通條例》施行以來,對加強國防交通建設、保障國防活動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以及軍事斗爭准備全面推進,國防交通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總后勤部等部門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交通法(草案)(送審稿)》報送國務院、中央軍委審議。意見稿進一步完善了統籌兼顧機制和措施,對推進交通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濟南軍區和魯豫兩省貫徹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思想,運用現代運載工具開展軍事運輸,不斷加強交通戰備設施建設,創造出軍民融合發展“魯豫樣本”。解析這個樣本,探尋融合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對深入推進軍交建設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陸路

  “出行難”難在哪兒

  ●大部制改革軍地對接機制不健全

  ●部分軍運法規與現行要求不適應

  ●國防交通法規體系有待不斷完善

  這是濟南軍區某裝甲旅官兵難忘的一次經歷:幾年前的一次演習中,他們計劃採取鐵路輸送方式輸送參加演習的裝備,找到鐵路軍代部門卻被告知,平車數量不夠,整個輸送過程要超過一周時間。

  原來,該旅所在地鐵路交通運輸屬某鐵路局管轄,該局鐵路平車數量有限,滿足軍事裝載要求的不足1/5,而且部分軍用裝卸載站不具備雙向裝載條件。

  無獨有偶。某團配發新型裝備后,部隊出入高速的路口難以滿足出動需要,改造資金卻一時難有著落。

  近年來,國家鐵路、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1997年至今,鐵路經歷6次提速,最快時速達350公裡。“十二五”以來,魯豫兩省高速公路運營裡程增長至11200余公裡。

  但濟南戰區軍兵種部隊卻曾經一度遭遇“出行難”:軍運設施建設不完備,軍地銜接不暢,投送工具不足……

  經濟發展“水漲”,為何沒有同步推動軍交建設“船高”?制約軍交運輸發展的瓶頸到底在哪裡?濟南軍區軍交運輸部領導介紹:“一是體制‘變軌’,軍運遭遇運行不暢﹔另一個是法規滯后,部分規定不適應時代要求。”

  2013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鐵路實行大部制改革,鐵路、航空、公路、水運等並入交通運輸部。“軍交運輸要直接與企業打交道,無形之中造成工作協調難度增大。”一名軍代處領導告訴記者,以鐵路輸送為例,受市場化改革影響,部分鐵路車站取消貨運業務,給部隊物資輸送帶來困難。而《軍代表工作條例》《鐵路軍運設施設計規定》等部分軍運法規,制定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與當前經濟社會和軍交運輸保障要求不相適應。

  為破解制約部隊快速機動的瓶頸問題,濟南軍區軍交運輸部門積極協調兩省交通部門,從戰區層面推進工作機制融合和運輸手段創新。

  推進軍地領導“雙向兼職”工作機制,協調鐵路部門以文件形式下發《駐站軍代處主任兼任鐵路領導職務管理辦法》,即在原有的鐵路站(段)領導兼任相應駐站軍代處第一主任(書記)的同時,駐站軍代處主任兼任所駐站(段)黨委委員和分管軍事運輸工作的行政副站(段)長,明確職責,理順指揮管理和工作協調的關系,確保軍事運輸的組織協調工作更加順暢有序。

  走進駐濟南鐵水路軍代處運輸調度中心記者看到,值班參謀馬文寧正在操作軍交運輸指揮控制系統。隻見他輕點鼠標,鐵路裝卸載站、港口、機場周邊碼頭、泊位、航道等實景盡收眼底。

  據軍代處領導介紹,他們建立了軍地運輸指控系統,橫向聯通軍代處和鐵路、水路、航空運輸企業,縱向貫通師、團、營三級軍代處,並形成鐵水空三位一體、裝運卸全程控制、師團營全部覆蓋的一體化指揮平台。

  “能否變指令式為法治化,從頂層實現更高更有效的融合?”一位車站領導告訴記者:“靠感情不能管長久,靠法規才能有保障。”一位軍區領導也認為,一些制約軍交運輸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依靠法律法規來推動解決,期望國家結合制定《國防交通法》,建立一套以《國防交通法》為母法,以現行條例、規定為基礎,以地方性、行業性規章為補充的交通動員法規體系。

  海上

  “新船票”可不可以有

  ●民用運力足但大噸位船隻數量少

  ●普通民船軍用改造耗時長費用高

  ●推行軍地聯保聯訓有待制度支撐

  “海上民用運力發展與軍交運輸能力增長並不能直接挂鉤。”濟南軍區軍交運輸部門一位領導告訴記者,我國2010年就已經是世界最大造船國,截至去年年底民船保有量約17.2萬隻。民用運力足但大噸位船隻數量少,普通民船軍用改造耗時長費用高,造成我軍海上運輸力量薄弱,與實施海上投送要求差距較大。

  今年6月,煙台港碧波粼粼。某輪渡公司新建的國內噸位最大、續航能力最強和載車數量最多的大型客滾船貫徹國防要求竣工並通過驗收。

  幾年前,該公司建造的4艘大型客滾船在貫徹國防要求過程中,由於缺少相應的標准規范和組織機制,軍地隻能摸索前行。比如軍運需求由誰提出、接口標准怎麼規范、軍用可行性試驗如何實施、保密工作如何加強等等,這些問題過去都沒有明確規定,都需要建立統一標准予以明確,打通融合的“最后一公裡”。

  據了解,2003年頒布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和2010年頒布的《國防動員法》雖然對民用建設貫徹國防需求有要求,但缺少嚴格規定。

  “民參軍”的另一個制約因素是,民船貫徹國防要求准備時間長、涉及部門多。濟南軍區軍交運輸部助理員王坤告訴記者,客滾船貫徹國防要求,涉及交戰辦、財政部、地方政府、企業、設計單位、生產單位和軍代處等多個部門機構,需要積極協調、搶抓機遇。

  令人欣慰的是,濟南軍區軍事交通運輸系統成功地抓住了民船參軍的兩次重大機遇,一次是大型客滾船貫徹國防要求,另一次則是渤海鐵路輪渡開通軍事運輸。

  2012年9月26日,濟南軍區著力推動的渤海鐵路輪渡軍事運輸開通儀式在煙台舉行,成功組織建制部隊試裝試運和集裝箱軍事運輸多式聯運,使部隊進入東北方向比以往平均縮短運輸距離1000余公裡。

  今年,我國頒布《新造民船貫徹國防要求技術標准》,並正式批准其為國家軍用標准。有關專家指出,這項國家軍用標准的實施使我國的民船國防潛力迅速轉化為軍事實力成為可能。

  “技術對接擁有廣闊的動員潛力。”據介紹,發達國家非常注重強化標准融合,80%以上的民用關鍵技術可直接用於軍事目的。

  “軍運取得民運‘船票’,憑這張票能否順利‘登船’?”濟南軍區聯勤部軍交運輸部領導告訴記者,雖然有了規范技術標准,但還有很多后續工作要做。比如,民船貫徹國防要求后如何常態化發揮軍事功能、保持技術狀況,如何增強企業履行國防義務的能動性等等。

  “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建立軍地聯保聯訓機制。”濟南軍區司令部領導說,既要“民參軍”更要“民參訓”。當前地方民船“參而不訓”或“參而少訓”的現象還較普遍,如何從機制層面制定完善的軍地企一體聯保聯訓機制需要繼續探索。

  2012年3月,《山東省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辦法》頒布實施,從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領導關系與機構、動員准備、補償標准、經費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范。

  2013年底,一座集理論教學、勤務訓練、綜合演練等功能於一體,可滿足鐵路、公路、水上等20多個勤務課目訓練需要的省級交通戰備訓練基地在山東通過交戰部門驗收。有關領導告訴記者,這為走開基地化軍民融合訓練路子提供了條件。

  搶抓機遇,貫徹標准,融合訓練……搭上國家發展規劃快車,濟南軍區各級深入推進軍交運輸建設發展目標的路徑更加清晰。

  空 中

  民航“參軍”堵在哪兒

  ●與外軍相比空中投送起步晚差距大

  ●滿足投送需求的運力和設施有限

  ●亟待統籌建設軍民兩用航空工業

  這是一串堅實的腳印——

  2012年7月,濟南軍區利用民航貨機成功組織投送整建制機械化部隊主戰裝備﹔

  2014年5月,濟南戰區首次成功在高速公路起降新型戰機﹔

  2015年3月,濟南軍區組織民航運送我軍首支維和步兵營……

  然而,這些足跡僅僅是空中立體投送的開始。與外軍相比,我軍利用民運資源實施空中機動和投送起步晚、差距大,軍民融合面臨不少挑戰。

  比如,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10多萬公裡,但能實現起降戰機的高速公路跑道卻不多。

  “必須著眼長效,建管並重。”據介紹,我國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飛機跑道,由於涉及軍地部門多、試飛安全風險大、保障條件制約多等種種原因,實際組織戰備訓練使用並不多。濟南軍區聯合河南省政府頒布了《高速公路飛機跑道使用管理規定》,明確相關職責,建立軍地應急反應機制,加大跑道后續維護管理,破解建成后的管理難題。

  制約立體投送發展的另一因素是大型飛機運力不足,同時可保障大型飛機起降的機場數量少。加之民用飛機強調經濟、實用、舒適和安全,而大型軍用飛機對使用技術、環境和方式等方面要求更高。

  探索之路在腳下。2012年,濟南軍區與科研院所、相關部隊聯合攻關,試制用於某型裝備裝載的專用墊板,解決了因飛機艙門小導致裝備不能進出等難題。

  打開民航“參軍”通道,同時也要搞好軍隊“登機”訓練。一次,某部機動衛勤分隊執行應急搶險任務。成箱的藥品器材因為沒有品名規格,裝運時需要重新計算配載﹔大捆的野戰帳篷由於體積重量過大影響裝機速度……最后,因為不符合航運技術標准和安全要求,導致起飛時間延遲。

  “能否制定標准規范,為軍隊‘登機’提供依據?”濟南軍區聯勤部領導建議,軍地部門共同制定《利用民航貨機投送整建制部隊實施細則》《部隊航空投送技術手冊》等規章制度,將輕型主戰裝備航空投送納入部隊訓練體系,配套訓練教材,研發制式器材,搞好針對性訓練。

  可喜的是,在濟南戰區部隊空中立體投送力量建設實踐中,地方政府、院校單位和國營企業顯現出巨大擁軍熱情和支持力度:民航貨機投送某型裝甲車,院校、企業單位數十位專家聯合攻克裝卸載難題﹔高速公路飛機跑道建設,河南省委、省政府投入資金確保跑道按期建成並完成技術整改……在國家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大戰略下,我軍立體投送力量建設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機遇。(李東星 江豪)

  融合,先要有“鬲”

  恩格斯說,交通線是軍隊部署中的要害。利德爾·哈特認為,軍事學術的全部秘密,就在於使自己成為交通線的主人。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得出的基本經驗之一,就是“千條萬條,運輸是第一條”。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也是國防建設的“生命線”。其建設投入大、周期長,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將軍事功能寓於其中是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讓軍交融入國家交通的“大脈管”,讓“經濟流”和“戰斗力”各取所需、切換自如、暢流無阻,必須堅持軍民融合。

  交通運輸具有軍民共用共享的屬性,為軍民融合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但“大動脈”和“生命線”畢竟不同,“融合”無法簡單“重合”。濟南軍區在軍交運輸建設中搶抓機遇、主動融合的做法值得借鑒,其中遇到的問題也發人深思:軍民融合提了好多年了,不少人的觀念還停留在簡單的“合二為一”“搭車捎帶”以及功能復合等層面上,沒有認識到融合是著眼實現國家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重新設計和鑄造﹔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管理機構沒有實體化,臨時的協調機構無法贏得融合高效益……

  融合的融字左邊是個“鬲”,指的是古代一種類似鼎的三足炊事器具,融也有“加熱融化,炊煙上出”之意。軍民融合必先有“鬲”,要有一套相應設備、法規機制和管理機構,軍地才能真正同燒“一把火”、共煮“一鍋飯”,烹制出惠民利軍的“融合套餐”,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高志文)

分享到:
(責編:邱越、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