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坦克和火箭炮的優長於一身,通過雲爆彈二次點燃的方式,瞬間產生高溫、高壓的爆轟效應,俄制TOS-1A重型噴火坦克,堪稱——
披堅執銳的“縱火機器”
■王沛
新聞提示
近日,有媒體曝光一款TOS-1A重型噴火坦克神秘現身敘利亞戰場。這種俄制重型噴火坦克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阿富汗戰場,曾因技術先進、威力巨大而長期處於高度保密狀態,自研發成功后鮮有亮相,外界對其性能莫衷一是,此番再次亮相,引發了世人的高度關注。
TOS-1A的前身是TOS-1。TOS-1擁有30聯裝220毫米多管發射架,可打出燃料空氣彈,其工作原理是在火箭彈內填充大量高可燃物質,初次爆炸后燃料迅速彌散成霧狀並與周圍空氣充分混合,形成由揮發性氣體、液體或懸浮固體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狀雲團。當雲團距離地面較近時,通過自燃或二次點燃的方式被瞬間引爆,產生高溫、高壓的爆轟效應。而此次俄軍派出的TOS-1A重型噴火坦克,是由T-72坦克底盤改裝而成,機動性良好﹔火力方面雖然減少了發射管數量,但射程提升到6000米,有消息稱,TOS-1A在6秒內就能完成齊射,並摧毀較大范圍的集群目標。
巧妙的“嫁接”——
隻為適應戰爭需要
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蘇聯軍隊在阿富汗深陷泥潭,被神出鬼沒的山地游擊隊搞得焦頭爛額。為盡快結束戰爭,蘇軍使出渾身解數,但效果總不明顯。蘇軍戰地指揮官依據二戰的經驗認為,對付這類敵人最有效的武器是噴火坦克。但是由於傳統的噴火坦克採取壓縮空氣噴出燃油再點燃的方式,有效攻擊距離隻有200-300米,這個距離完全處於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射程之內。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如何延長噴火坦克的射程,增強其生存能力,成為技術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戰事緊迫的情況下,蘇聯運輸機械制造廠設計局的設計師們另辟蹊徑,把目光盯向了兩款經典武器:T-72主戰坦克和“颶風”220毫米火箭炮。通過縮短發射管長度、調整坦克重心、安裝液壓裝置、將副油箱由后側移到右側、改裝燃料空氣彈,這款集坦克機動力與防護力、火箭炮覆蓋力和雲爆彈破壞力於一體的顛覆之作誕生了。蘇聯人稱其為“重型噴火坦克”,型號TOS-1。
可惜TOS-1時乖命蹇,研制成功時阿富汗戰爭已接近尾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尷尬使其一度備受冷落,僅在90年代初少量列裝俄羅斯軍隊。直到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這位“老將”才披挂上陣,有了首次實戰的機會。
經過實戰檢驗的TOS-1隨后被有針對性地進行升級。為了減輕保障負擔及增強生存能力,將原先的30個發射管改為24個,分三層排列,每層8個,完成一次齊射的時間由7.5秒縮減為6秒。最大射程則由3500米延伸到6000米。新的型號被命名為TOS-1A,除裝備俄羅斯軍隊,還出口哈薩克斯坦、伊拉克、敘利亞等國。
一招打天下——
強大火力是立身之本
現代戰爭更加注重精確打擊,對於精度要求不高的TOS-1/1A來說如何實現“逆襲”,靠的就是無與倫比的火力。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正式列裝的重型噴火坦克,它噴射出去的可不是一條火柱,而是鋪天蓋地的火陣。
威力的秘密在於它所使用的是燃料空氣彈,其工作原理是在火箭彈內填充大量高可燃物質,爆炸后燃料迅速彌散成霧狀並與周圍空氣充分混合,形成由揮發性氣體、液體或懸浮固體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狀雲團。通過自燃或二次點燃的方式,雲團被瞬間引爆,產生高溫、高壓的爆轟效應。據測算,爆炸中心點的溫度高達3000℃,威力相當於等量TNT炸藥的5-10倍。急劇的燃燒還會消耗大量的氧氣,造成局部缺氧環境。
TOS-1A的性能充分體現了俄羅斯軍隊那種深入骨髓的火力為王、強打猛沖的套路。作為面殺傷武器,它擁有220毫米的口徑,相比於號稱世界上威力最大的“龍卷風”-M火箭炮300毫米的口徑也只是略有遜色。24個發射管一次齊射能覆蓋4萬平方米的范圍,相當於4個足球場的面積。不僅人員將被“秒殺”,電子設備、輕型裝甲車也難以幸免。即使是有重裝甲防護的戰斗車輛,也會因為氧氣不足而熄火,甚至被引爆油箱。
重型噴火坦克最初的定位是置於坦克和步兵戰車之后,為它們沖鋒掃清障礙。但在實踐中發現,其強悍的火力非常適合山地、島嶼、城市等作戰環境,單獨作為召喚火力使用,效果也非常出色。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外高加索的山地環境讓這款“大殺器”初露鋒芒,給恐怖分子造成了極大的殺傷和心理震懾。
老驥伏櫪——
尚有改進的空間
火力、機動、防御,歷來是衡量一款坦克性能的三項基本指標。作為一款火力突出的特種坦克,TOS-1A在火力和機動兩個方面表現得還算不錯。TOS-1A擁有良好的機動性,盡管重達46.5噸,但仍具備很強的越野能力,公路上行駛最高時速達到60公裡,在不使用副油箱的情況下,可持續行駛550公裡。當然,同現代的主戰坦克相比,這個機動性能還是有差距的,TOS-1A如果跟隨裝甲部隊行軍可能會“拖后腿”。
作為TOS-1A基礎部分的T-72底盤,曾是前蘇聯軍工產品的“杰出代表”,其正面裝甲足以抗擊當時西方大多型號坦克的主炮。但TOS-1A的發射管,是防護的薄弱環節,現在的7.62毫米穿甲彈在620米以內就可能將其擊穿,對於一款近程火箭炮而言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由於採用T-72的緊湊布局,TOS-1A自身攜彈量極為有限,在戰場上需要“伙伴們”的配合。一套完整的TOS-1A噴火系統,通常包含1台BM-1戰車和1台TZM-T彈藥運輸車,而且由於TOS-1A基本不具備情報搜集能力,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空中遙控裝置為其提供情報。龐大的“保障隊”大大提高了使用成本,影響了實際效能的發揮。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俄羅斯的設計師已經在考慮對其進行較大規模的改進。據悉,最新一代的重型噴火坦克,可能會使用T-80甚至T-90主戰坦克的底盤。
此外,TOS-1A作為一款面殺傷武器,當不需要對目標實施集火覆蓋,而隻需要發射幾枚火箭彈時,其打擊精確度不高的缺陷就會充分暴露出來,導致使用范圍和組織運用方式受限。下一步,加裝精確制導彈藥,提高打擊效率將是改進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