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觀點:機器人參軍將改寫軍隊結構和戰爭面貌

房永智

2015年11月15日0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機器人參軍將改寫軍隊結構和戰爭面貌

  近日有媒體報道,沈陽軍區某邊防連正在使用某型單兵地面機器人,這是解放軍地面無人作戰系統首次正式由實驗室走向實用化。成都軍區於11月3日在中越邊境展開第三次大掃雷行動,參與本次掃雷行動的還有某型掃雷機器人。兩則新聞中,兩款機器人的亮相顯示出解放軍正在穩步推進軍用機器人的研發、試驗和實用步伐。

  無獨有偶,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在加強軍用機器人的建設。俄羅斯國防部在2013年成立了機器人技術科研實驗中心,專門負責領導俄軍用機器人的研發生產。2014年,俄羅斯國防部制定並通過了研發機器人系統並應用於軍事領域的規劃,俄軍將從2017∼2018年開始大量列裝機器人。預計到2025年,軍用機器人在俄軍裝備總結構中的比例將達到30%。

  美軍更是重視軍用機器人建設。美軍2007年約有5000個軍用機器人服役,至少有10款智能戰爭機器人投入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2013年,美國發布新版《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從互聯網到機器人》,決定將巨額軍備研究費投向軍用機器人研制,使美軍無人作戰裝備的比例增加至武器總數的30%。預計到2040年,美軍可能會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機器人。

  除俄、美,英、法、德、日、韓等國也正加緊研制新一代智能機器人。英國在研制出“鷹爪”“劍客”“神奇眼球”等機器人之后,前不久又利用裝甲車改裝成功“閃電”機器人。據統計,目前全球已超過60個國家的軍隊裝備了軍用機器人,種類超過150種。照此發展趨勢,未來軍用機器人在戰場上成建制規模化作戰也未必不可能。

  人類關於機器人參軍的夢想早已有之,中國古代就曾有諸葛亮制作“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的木牛流馬運送物資。而今天,各國軍隊研發和使用機器人最初的主要目的是代替人執行危險的軍事行動。因為機器人能夠在酷熱、極寒、核生化污染等惡劣環境下執行可能威脅人類生命的軍事任務,從而大大減少軍隊有生力量傷亡。

  而伴隨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未來軍用機器人的表現將大大超出人類的身體機能,完成人不可能完成的軍事任務。特別是當機器人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變得更加智能化后,它們將會成為真正的千裡眼、順風耳,可以不知疲倦地飛速奔跑,不需要語言交流就可以協同作戰,敏銳地尋找、辨別和摧毀要打擊的目標,發揮出人類從不具備的作戰效能。

  當我們完成從機械化戰爭到信息化戰爭的過渡期后就會發現,信息化戰爭的初級階段主要是由信息技術武裝起來的軍人在信息化戰場上展開體系化對抗,而更高級的階段則是由人指揮智能化的軍用機器人在各類數據鏈和信息網的支撐下展開一體化對抗,軍隊的組織結構和整個戰爭的面貌將隨之發生巨變。面對如此發展趨勢,解放軍機器人的建設發展當然不能缺席。

  我國近年來也十分重視機器人的建設和運用。中國在2013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科研人員已經研制出可以潛到3000米海底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在太空作業的太空機器人,甚至研發了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為研發可變形機器人邁出重要一步。但是民用機器人參軍還有很長路要走。

  現代戰爭對抗激烈,軍用機器人在機動性、隱蔽性、防護性和穩定性上都有著獨特的要求,而這些要求需要實踐檢驗。盡管目前軍用機器人的敏捷程度還達不到靈活對抗的要求,但為了符合戰場需求就必須在其研制、列裝過程中加大實踐檢驗的力度,以加快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對軍用機器人提出了“更高、更快、更遠”的要求。更高,是指能夠佔領多維戰場制高點,全程掌握戰場態勢,可以制空、制太空、制信息的制權機器人﹔更快,是指傳遞信息快速、作戰反應敏捷、火力打擊迅猛的作戰機器人﹔更遠,是指不受時空限制,全時全維遠程超視距傳遞信息、指揮控制、輸送能量、補給補養的情報、控制、保障類機器人。

  軍用機器人的真正強大潛能在於成體系作戰,而不是一個機器人的單打獨斗。要把戰場上功能不同、位置分散、任務多樣的軍用機器人鏈接成一體,機器人之間傳遞的信息格式、傳輸路徑和數據接口等相關標准制式必須及早規劃,既不能形成信息孤島,也要避免建設成“煙囪”式的各類機器人系統,影響一體化作戰效能的整體發揮。

  如果說機器人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那麼軍用機器人更是多學科、多領域、各種技術有機融合的現代化智能武器系統。技術的更新應用於實踐需要時間,在機器人“參軍”這件事上,我們必須科學籌劃、周密實施,宜早不宜遲。

  (作者單位:工程兵學院)

分享到:
(責編:袁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