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空政文工團創作員、著名劇作家閻肅:時代歌者的追夢人生>>眾人眼中的閻老
人民網>>軍事>>正文

空政文工團副團長陳小濤:閻老像慈父一般愛護我

2015年11月24日16:01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我對閻老的印象和感情是很深的。我是17歲考進空政文工團學員班。那時候,我能考上空政文工團的歌劇團,在四川是最轟動的。因為那時候歌劇《江姐》正享譽大江南北,而且電影《江姐》也正播映。我是1979年1月1日從重慶來到空政文工團報到。應該說,我是聽著《江姐》的歌,看著《江姐》的戲,感受著《江姐》的精神一步一步走進空政文工團的。所以,我對《江姐》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這其中,《江姐》的編劇又是閻肅老師,他是北方人,但他的詞寫得這麼好,不光是華麗生動,重要的是有種內在的精神。所以,那個時候我就特別欽佩他。我覺得我能考上這麼好的團隊,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很光榮。

閻老是從點點滴滴關心我們的生活。剛來團裡的時候,其實我是挺失望的,因為團裡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差,大家住的都是平房,與我想象的歌劇團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下著雪,天氣也比較冷。但是,落下腳后,扑面而來的感覺卻不同。我們剛放下背包,閻老他們就到宿舍來看望我們這些剛報到的學員,對我們噓寒問暖,怕我們對北方的天氣不適應,送來大衣給我們御寒。這是其一。還有一點,那時候正好快趕上過年了,因為學員比較多,不可能把每一名學員請到他們家裡去過年。所以,閻老就提議那些老藝術家們,從各自家裡送一道菜到我們學員隊。我至今都記得,閻老那時候從家裡拿過來是用糯米蒸的那個八寶飯,讓我們感覺非常溫暖。

還有一點,閻老像慈父一般愛護著我。他有父親般博大而寬廣的胸懷。按理說他寫出了歌劇《江姐》,應該說是功成名就了,但他對我們這些年輕人的愛護,特別是對我們點石成金的話語讓人難忘。他走過的閃光的足跡,就是我生活的座右銘。他追求精品的意識、永不放棄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樂觀向上的生活狀態,都值得我去學習。可以說我的身上是流淌著《江姐》的血液,《江姐》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句台詞、每一個表演狀態,以及老一輩藝術家詮釋《江姐》帶來的這種民族氣節和精神,都讓我學之不盡。

到團裡之后,我到軍藝上過兩年學。回來后,閻老和我說:小濤,這條路走對了,時隔兩年,刮目相看。他說經過“軍藝”的深造,我的業務有質的飛躍。他說我更用心了、更用情了、更理智了、更規范了。他在我的專輯《變臉》中寫到:我眼見陳小濤從一名學員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了演員隊的副隊長,眼見他……

閻老始終有一種追求精品的意識。我的作品隻要交給他,馬上就會不一樣,就會升華。為什麼這麼說?他的詞能充分地把握內在的了解,把詞或者說戲把握得非常准確。閻老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就是說:平時大家喝咖啡的時間,大家在玩的時候,我是在看方方面面的書籍,如飢似渴地了解外部的世界,吸納知識和營養。言下之意就是,永遠不要忘記去學知識,了解知識,不要把時間荒廢了。所以,他才30多歲就創作出了《江姐》。

紅岩精神就是江姐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他能寫出《江姐》這麼好的劇本,就說明閻老對弘揚正氣、傳承精神的理解。當然,這不是偶然的。像他寫《黨的女兒》之類的,包括他給很多大晚會當總撰稿。為什麼請他做總撰稿?每次他像定海神針一樣,能把握好全局,能摸到時代的脈搏,能找到官兵的心聲。

閻老非常謙虛。有一次,他聽別人的相聲,也許大家覺得並不好笑,但他卻笑得哈哈哈哈,給台上的演員一種動力,一種鼓勵。其實,很多時候閻老就是這樣去鼓勵演員努力地發揮,他善於這樣鼓勵新演員。這在空政文工團也是傳為美談的。

我和閻老一次又一次地合作,終於在《變臉》這首作品中碰撞出了火花。這裡,我很想說說與閻老合作的故事。在這之前,我推出了一首川味歌曲《麻辣燙》,在全國很受歡迎,所以我被人譽為“川歌王子”。有一天,閻老碰到我,就說我:小濤,你的窗子打開了,你已經找到了你的感覺,你的《麻辣燙》在全國“狂轟濫炸”,反映非常好。閻老說完這些之后,我就和閻老說:“閻老,繼《麻辣燙》之后,我還想弄個東西,弄一個四川的東西,把巴蜀文化和絕技表現出來。”我從四川回來,帶回來一個想法,四川有個變臉演員和我說,想讓我創作一首《變臉》,他來變,我來唱。所以,我想說寫一首《變臉》。閻老一聽,說:“喲,小濤,這是個好題材,我來給你寫。”第二天,他就把《變臉》的歌詞拿給我:“小濤,看看,歌詞出來了。”當時,我看了之后為之一震,閻老不愧是大藝術家,前后3段,圍繞變臉的精神、技巧以及瞬間的藝術,寫得是惟妙惟肖,其中的很多歌詞提煉得非常精准。比如“腦殼一轉面孔說變就變,眼睛一眨不過瞬息之間,名揚四海贊嘆川劇變臉……”

閻老寫詞的站位以及狀態非常好,但是閻老也是特別能聽得進別人不同意見的人。作為這麼有成就的大藝術家,隻要是對的,一句話,哪怕一個字,他都會在一瞬間化為他藝術的另一種狀態,重新注入作品當中。記得他寫完《變臉》歌詞初稿的那天中午,我們在飯堂一起排隊打飯。我和閻老說:“您看,前面的寫得太好了,我有個不成熟的意見,最后我想突出‘變’字,不是就變臉寫變臉。您看能不能再給我升華一下?”他一聽,就說:“你說,我聽著呢。”我就說:“最后能不能寫成‘變出個赤橙黃綠青藍紫,變……我隻想到這一句,再變出個什麼什麼,往中華民族的輝煌上靠,等等。”閻老一聽,馬上說:“好想法!我再給你琢磨一下。”第二天午飯的時候,閻老把改好的歌詞給我說:“小濤,你看這樣行嗎?”我一看,他寫成了:“變出個赤橙黃綠青藍紫,變出個英雄豪杰齊爭先,變出個巴蜀兒女同心干,變出個中華民族氣象萬千艷陽天,萬紫千紅百花園”。太精彩了!我想隻有閻老才能寫得這麼精彩。過了3天,我感覺這歌裡面還是少點什麼,因為我對川味的拉普兒說得比較夠味,歌裡這方面的感覺少了點。還是在飯堂排隊打飯的時候,我就和閻老說“任隨你遠看近看前看后看……”這裡面能不能給我再加幾句?閻老聽我這麼一說,就對我說:“你再這麼整,老子把它撕啰,你沒完沒了了。”作為年輕人,我是虛心地去請教,當時眼淚都快下來了。我知道,他平時的事情太多了,太忙了。話說完之后,他頭都沒回,端著飯揚長而去。走出去五步遠,他馬上站住了,回過頭,走到我面前,說:“小濤,給我看一下,我回去給你再看一下,就這一次了。”第二天,他把改好的詞給我:“你看這樣怎麼樣?”我一看“任隨你遠看近看前看后看緊看慢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橫看豎看硬是好耍又新鮮”這段詞,我眼淚都下來了,為閻老的辛苦,為閻老的智慧,盡管他批評我“沒完沒了了”,但最后這個作品一經推出,四川各大報紙,包括著名的川劇表演大師魏明倫都說:“小濤,你的《變臉》閻老給你寫得太好了。”包括軍隊的許多大家都說,閻老這個《變臉》寫得天衣無縫,沒有一句廢話,句句在理。后來,這個作品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金鐘獎”大獎、全軍會演3項一等獎等多個大獎。

【陳小濤簡介】

陳小濤,男,漢族,四川宜賓人,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61年11月出生,1979年1月入伍,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代表作有歌曲《變臉》、《望四川》、《麻辣燙》、《當那一天來臨》等。作品多次獲“五個一工程”工程獎、全國最佳優秀歌曲金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獎。在《江姐》第五次復排中飾演主要角色“甫志高”。

分享到: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