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空政文工團著名藝術家閻肅的藝術人生:信仰長歌

2015年11月25日08:34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上圖由郭興福攝

  一顆赤子丹心,一腔熱血激情,一身謙恭正氣,一支擎天巨筆,一段藝壇傳奇……

  漫漫人生長路,求索藝術生涯,無論順境逆境、得意失意,他始終堅守信念不動搖、高歌時代不停歇、修身育德不滿足。

  這條路認准了,一走就是65個春秋,風風雨雨不回頭﹔這條路走正了,才得功成名就、佳作滿倉、贊譽無雙。

  就在不久前,閻肅,這位人民的藝術家,這位藝壇的領軍人,這位為黨的事業貢獻出畢生心血的時代歌者,因過度勞累倒下了。如今,他沉睡在醫院病床上,已經58天。

  閻肅睡著了,他的精神卻醒著。

  ——題 記

  9月4日凌晨,睡眼惺忪的閻宇摸起電話。還沒放到耳邊,聽筒裡就傳來老爸閻肅渾厚的聲音:“《勝利與和平》成功了!老爸這次任務完成了!”

  幾小時前,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的最后一個樂音戛然而止,歡呼和掌聲瞬間淹沒了整個人民大會堂。一直等候在后台的晚會顧問、核心創作組成員閻肅騰地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撫掌叫好。近半年的嘔心瀝血,化作此刻輝煌,閻肅忘情地與大家握手擁抱,共慶成功。回家路上,心緒難平的他又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搞過上百台重大文藝演出了,咋還這麼激動?”在閻宇看來,父親有點可笑的孩子氣。可他心裡也暗自佩服,因為“老頭兒這是真愛”。

  這份真愛,源自理想、源自忠誠、源自信仰。

  一針一線繡紅旗

  “在黨的哺育下,我的人生和藝術才有奇跡。”

  一本《共產黨宣言》,把閻肅拉進黨的懷抱。

  那時,閻肅還是一個飽嘗戰亂之苦、寄讀教會學校的茫然少年。讀完那本小冊子,他的心頭陰霾被陽光驅散,立即報名參加了西南團工委青年藝術工作隊。

  1953年,閻肅如願以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鐵心跟黨走,從毛頭小伙直至耄耋老人,挺立風雲不曾回頭,披肝瀝膽屢創藝術奇跡。

  歌劇《江姐》,當屬翹楚。難有一部作品,能撼動它“新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廣、擁躉最多、傳唱最久之民族歌劇”的獨有地位。其中的《紅梅贊》《繡紅旗》《春蠶到死絲不斷》《五洲人民齊歡笑》,不僅成為上世紀60年代的“流行歌”,時至今日仍是許多人張口就來的曲目。

  鮮為人知的是,這不是組織下達的創作任務,而是閻肅對國家前途、黨的命運深深思索后的主動作為。

  1962年,3年困難時期讓許多人心生困惑:新中國該往哪裡去?共產黨、社會主義到底好不好?閻肅受小說《紅岩》啟發,決定創作一部正能量的戲,為黨而歌,為人民而歌。

  那個春天,閻肅在一間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裡“閉關”。腦子裡,翻滾著自己當年在重慶加入黨的外圍組織,和老師學長一起罷課、游行、鬧學潮的往事﹔筆尖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面對屠刀不后退、面對酷刑不折腰的故事娓娓道來。短短18天,《江姐》劇本一氣呵成。

  經過兩年多的打磨、排演,1964年,《江姐》一上舞台就火了。一時間,幾乎全國的劇團都在排《江姐》,僅在上海就有6個劇團在同一時段同城演出。電台裡教唱的是《江姐》,小孩兒背心上印的是紅梅,理發店剪的是“江姐發式”,就連劇中江姐的藍旗袍、紅毛衣、白圍巾,也成為姑娘們眼中最時尚的裝扮。

  時隔半個世紀,時尚再次輪回,傳奇還在延續。

  自2007年作為國家大劇院首演節目至今,第五次復排重演的歌劇《江姐》已在全國各地演出100余場。這個冬日,天府之國暖流涌動,第五代“江姐”們開始新一輪巡演。以江姐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產黨員形象,不僅沒有被人們所遺忘,反而成為緊迫的現實呼喚。

  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曾這樣談及心中的閻老:“半個世紀之前,閻老擎出一面紅旗,此后,他用畢生的心血來繡,一針一線,一生一世。”

  65年來,在閻肅無數的榮譽中,他最為珍視的就是“優秀共產黨員”。

  把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深情厚誼著成光彩奪目的錦繡華章,把中華民族最珍貴的精神寶藏化作永不過時的經典,這就是“優秀共產黨員”閻肅繡出的最鮮艷的紅旗。

  一生一曲詠忠誠

  “對黨,我要感恩一生一世,更要回報一生一世。”

  “閻肅太累了!”說到病重的老搭檔,歌劇《江姐》的曲作者之一姜春陽老淚朦朧。

  就在兩個多月前的一次通話中,姜春陽還勸說閻肅:“老伙計,你悠著點!”

  閻肅回答:“我還得干!”

  85歲高齡了,還在工作。有人翹大拇指表達敬意,也有人暗地議論指摘。對此,閻肅從來是一笑了之。隻有他明白,一切隻為一句鄭重的承諾。

  1964年11月的一天晚上,被《江姐》深深感動的毛澤東,在中南海單獨接見了閻肅。一番鼓勵后,毛主席送給閻肅一套《毛澤東選集》。閻肅則堅定表態:“我一定好好努力!”

  這7個字,看似脫口而出,實則源自心底。

  半個世紀以來,每當翻開這套《毛澤東選集》,閻肅就會在內心感慨:“如果沒有黨的思想引領,一個從舊社會歷經坎坷走過來的人,就會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這一生的命運就會重新改寫﹔如果沒有黨的培養,我一個才疏學淺的青年學生,就不可能成長為黨的光榮的文藝戰士﹔如果沒有黨的關懷,一個老文藝工作者‘渾身都是鐵,能打幾顆釘’,我就更不可能獲得這麼高的待遇、這麼多的榮譽。”

  怎麼努力?閻肅用行動作答——多干,敢干,實干!

  在閻肅筆下,《紅燈照》《憶娘》《膠東三菊》《飛姑娘》《紅色娘子軍》等一部又一部紅色劇作噴薄而出,一個又一個像江姐那樣的紅色英魂走進人民心間。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風雲變幻。1991年,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閻肅執筆創作歌劇《黨的女兒》。有人勸說,這個時候來寫這樣的劇本可要慎重。閻肅說:“我們的黨為什麼能面對風雲不變色?就是因為我們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這戲我寫定了!”

  又是一個18天,閻肅3天1場戲,再創新時期中國原創歌劇的奇跡!

  “對黨,我要感恩一生一世,更要回報一生一世。”閻肅如是說。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1984年以來,《祖國頌》《回歸頌》《長征頌》《為了正義與和平》《八一軍旗紅》《我們萬眾一心》《我們的旗幟》《人民軍隊忠於黨》等100多場黨和國家、軍隊重大文藝活動,他都是顧問主創﹔先后參與策劃了21屆央視“春晚”、24屆雙擁晚會和7屆全軍文藝會演,深受觀眾喜愛。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成為當時中國文藝舞台上的一大勝景。79歲高齡的閻肅領銜文學部主任,“一路發燒般地”傾情創作,卻始終熱度不減,精度不減。一首名為《我的家園》的小詩,作為這台大制作的“起始音”,貴在赤子之心,情真意切:“山彎彎,水彎彎,田壟望無邊﹔笑甜甜,淚甜甜,一年又一年﹔燕子飛,蜜蜂唱,坡前柳如煙﹔風暖暖,夢暖暖,這是我家園﹔最難忘,最難忘,媽媽臉上又見皺紋添。哦,這是我的家園。”

  黨的文藝事業,是閻肅躬耕一生的“美麗家園”。

  今年7月,印青接到緊急任務,為電影《百團大戰》創作音樂。諸曲俱備,還欠一首提氣點題的片尾曲,印青腦海中的作者隻有一個名字——閻肅。但印青很是猶豫。他知道,紀念抗戰勝利的晚會排演迫在眉睫,一場場創作研討會通宵達旦,85歲的老人已經很疲累了。硬著頭皮打個電話過去,那頭的閻肅卻沒有半點遲疑:“這是大事,這得干!”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隻爭朝夕。一忙起來,閻肅就忘了自己的年齡。僅僅3天后,印青的手機收到短信,一首《丹心擁朝暉》成就電影《百團大戰》的劇魂,也傾吐詞人衷腸心曲——

  抒肝膽,聚風雷,問人生能幾回?寫青史,鑄豐碑,至今澎湃贊軍威!

  一詞一句為軍吟

  “創作軍歌,我是被時代推著、責任推著,也是感情在推著。”

  “哪有那許多相思眼淚,哪有那許多離別柔腸,當我們勇敢地踏上戰場,胸膛裡噴涌的是雷,是火,是鋼!哪有那許多哀怨惆悵,哪有那許多痛苦憂傷,當我們吶喊著沖上陣地,眼睛裡飛舞的是旗,是血,是槍!”

  雷、火、鋼,旗、血、槍。若非對軍旅有切身體味,若非對軍人有深層理解,胸臆中絕不會生發出如此磅礡大氣的英雄氣象。

  閻肅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找到了人民軍隊之魂——

  1952年,閻肅隨西南團工委青年藝術工作隊到朝鮮慰問參戰部隊。翻過一座大山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山岡上,志願軍戰士的墓碑一座挨著一座,一片連著一片,所有的墓碑都朝著祖國的方向。

  閻肅在風雪邊關裡找到了熱血軍人之魂——

  1964年,為了創作歌劇《雪域風雲》,閻肅一路跋涉在青藏高原採風。在唐古拉山口,面對顴骨上頂著“高原紅”、眼睛患了雪盲、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一呆就是幾年的兵站士兵,已感覺“死去活來”的他肅然起敬。

  閻肅在祖國藍天上找到了鏗鏘軍歌之魂——

  1958年,閻肅在廣東航空兵某部下連當兵。1年多后,當他成為一名合格的機務戰士時,也終於從出神地望向天空、期待戰機安全返航的機械師眼中獲得了靈感,寫出了軍歌《我愛祖國的藍天》。

  ……

  融進了連隊,讀懂了英雄,愛上了藍天。一輩子穿軍裝,就成了閻肅不悔的志向﹔一輩子為兵服務,就成了閻肅篤行的天職。

  “創作軍歌,我是被時代推著、責任推著,也是感情在推著。”在他的等身著作中,1000多首歌曲三分之二以上是軍旅題材﹔空軍的所有部隊,都留下了他爽朗的笑和惦念的心。

  央視《軍營大拜年》節目制片人衛晨霞見証:“閻老一到軍營就激情燃燒,一見士兵就變老頑童。”他寫的“師歌”“團歌”“連歌”不計其數,甚至一個山溝倉庫請他寫首“庫歌”,他也不推辭。他喜歡和官兵聊天,家長裡短、時尚話題,他聊得妙趣橫生、眉飛色舞,戰士們聽得津津有味、捧腹大笑。每當這時,閻肅兩眼一瞇,得意地炫耀:“瞧,他們是真喜歡我!”

  年逾八旬,老腿下蹲很是不便,同志們都勸:“閻老就甭下部隊了。”閻肅說:“帶個坐便器,我照樣能走!”近些年,重大文藝創作讓閻肅分身乏術,但寫軍歌、贊英雄,他從不停筆。

  2012年,空政文工團創排試飛員題材的歌劇《守望長空》,閻肅積極參與策劃,還親自創作了主題曲《藍天行》﹔2013年,總政治部舉辦“強軍戰歌演唱會”,閻肅和印青的聯袂合作《當兵前的那個晚上》,成為召喚青年人從軍報國的當代青春勵志歌﹔2014年至今,空軍政治部組織所有專業力量投入“空天之歌”的創作,閻肅一個人就寫了五六首。就在突發大面積腦梗、轉入重症監護室的前一天,閻肅還在為文工團的年輕創作員修改作品,還記挂著歌劇《守望長空》的首演。

  ——“守不好自己的戰位,還當個什麼兵!”

  ——“爭取活到100歲,我再寫紅歌15年!”

  ——“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要拼命回報部隊、回報官兵!”

  言猶在耳,聲聲動人心﹔信仰長歌,歌聲永不落!(劉 璇 李建文 張 力)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