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新版殲-20座艙蓋成亮點 專家:金屬鍍膜提升隱身性

2015年12月02日10:23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7號的國產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成功首飛。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邱越)11月24日,與2016號殲20首飛僅間隔兩個多月,最新一架編號2017號的國產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就成功首飛,這是國產的第八架殲-20戰斗機,也是第六架用於試飛的原型機。軍事專家傅前哨在接受北京電視台《軍情解碼》採訪時表示,2017號殲-20為座艙蓋增加了金屬鍍膜,可進一步提高飛機的隱身性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出現兩架殲-20原型機,說明該機型已進入關鍵收尾階段,可能不久將列裝部隊。

據來自現場的目擊者表示,2017號殲-20起飛進行了兩次通場,空中飛行2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2016號殲-20今年9月18日剛剛首飛成功,僅僅兩個多月后,2017號殲-20就進行首飛。

傅前哨認為,這麼短的時間內出現兩台殲-20原型機,說明該機型前期的試飛工作進展得比較順利,試飛評估結果也比較令人滿意,其氣動性能、隱身性能和機載設備的相關測試等已經達到或接近指標要求,因此改動並不大,兩架飛機前后腳就出廠了,這表明殲-20的試飛已經進入了關鍵的收尾階段。

據傅前哨介紹,目前的8架殲-20原型機可分為三個檔次,2001和2002號黑色涂裝的殲-20相當於技術驗証機,與美國的YF-22原型機類似﹔接下來兩架2011號和2012號殲-20的涂裝和外形都有所改變,還裝有空速管,顯然是兩架工程樣機﹔再后面的2013號、2015號、2016號、2017號殲-20屬於原型機,正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於定型。“可能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看到國產的殲-20列裝部隊。”

從曝光的圖片看,2017號殲-20的座艙蓋與此前的原型機相比略有調整,飛行員正前方部位的邊緣曲線有所收縮,可能是進一步優化了該部位的氣動設計。

傅前哨表示,座艙蓋的修改一是考慮強度、二是考慮降低阻力、三是考慮隱身性能。殲-20的座艙蓋已經做了兩次變動,這種調整在降低阻力的同時,更多的是為提升隱身性能。除了座艙蓋外形的變化外,2017號殲-20原型機的座艙蓋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採用了金屬鍍膜。由於飛機座艙屬於強反射體,會影響飛機整體的隱身性。而有了金屬鍍膜后,雷達波無法照進座艙,即使照進座艙,也隻有極少部分雷達波能反射出來,這將進一步提高飛機的隱身性能。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