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近期,美國相繼宣布向敘伊兩國派遣特種部隊,折射出其軍事力量運用方式的變化

美派遣特種部隊背后的用兵新思路

2015年12月10日08:2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近期,美國相繼宣布向敘伊兩國派遣特種部隊,折射出其軍事力量運用方式的變化—— 美派遣特種部隊背后的用兵新思路

12月初,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在眾議院聽証會上表示,美軍將向伊拉克增派一支100人的特種部隊,以配合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該部隊還將隨時待命赴敘利亞進行軍事突襲。此前,美國曾在10月底宣布向敘利亞北部地區派遣一支不到50人的特種部隊,擔任當地溫和派反政府武裝的軍事顧問和培訓人員,幫助他們打擊“伊斯蘭國”。

奧巴馬政府處於戰略收縮周期,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為了“和平主義總統”的聲譽,奧巴馬也不會在任期內全面介入敘利亞內戰。法國和俄羅斯的介入,部分承擔了美國的責任。因此,一個多月時間裡,先后決定向敘伊兩國派出特種部隊,並不是美國從根本上調整了軍事介入當地局勢的戰略,而是要在未來中東局勢的演變中佔據先機,同時也折射出其未來軍事力量運用方式的變化。

一是“慎用”。“9·11”后,特別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戰爭”期間,美軍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執行“反恐”任務,以武力手段強迫伊拉克和阿富汗“改朝換代”,結果使其不得不面對“越反越恐”的尷尬局面,不僅導致美軍傷亡人數和軍費開支節節攀升,也造成戰局失控,進而為“伊斯蘭國”等極端主義組織的興風作浪提供了條件。戰爭進程的曠日持久、駐軍規模的日益擴大,也導致美內外政策的“軍事化”色彩日趨嚴重。奧巴馬政府此次放棄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轉而依托規模較小的特種部隊來應對“伊斯蘭國”威脅,就是要避免“兩場戰爭”濫用軍力的前車之鑒,確保局勢可控。

二是“精用”。美軍此次轉變用兵方式,主要意圖是按照“微創介入”的新模式,依托強大的海、空軍力和技術優勢,重點運用特種部隊、無人機和網絡戰等“創新性、低成本、小腳印”的新型作戰力量,執行武裝突襲、解救人質、定點清除和跨境打擊等特定任務。其重點是針對“伊斯蘭國”高級頭目、財源渠道和石油設施等實施精確打擊,或對其施加強大的心理震懾,從而有效控制用兵的規模、強度、時間、資源投入和附帶損傷,實現“小戰”或“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近期,在此戰法指導下,美軍特種部隊相繼擊斃阿布·薩耶夫、哈吉·穆塔茲等多名“伊斯蘭國”核心要員,並摧毀了敵佔區內的多座油井和煉油廠及400多輛油罐車。

三是“巧用”。根據“兩場戰爭”過度依賴軍事力量、過分強調“單邊主義”的慘痛教訓,美軍充分認識到當前大多數安全挑戰都含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單憑軍事力量無法得以有效解決,必須在充分認識軍事力量局限性的前提下,以軟硬兼施、拉打結合的“巧實力”理念為牽引,發揮軍事、經濟、外交和價值觀的“合力”優勢。特別是通過加強與伊拉克政府、敘利亞反對派和庫爾德武裝力量之間的多邊外交協調,利用其地面力量的數量優勢和文化優勢,來全面提升美軍軍事力量運用的效果和效率,有效破解“伊斯蘭國”威脅。正如卡特所言:“所有美國國家安全部門都要為這一戰略提供一臂之力……這一戰略方針將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內戰、消除伊拉克教派紛爭創造條件,是未來唯一可以防止‘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死灰復燃的長久之計。”(付征南)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 許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