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解放軍“神一樣的駕駛技術”是如何練成的

李祥輝 姜玉坤 李景偉

2015年12月11日06: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解放軍“神一樣的駕駛技術”是如何練成的

  第40集團軍某司機訓練大隊學兵參加實兵演習時進行遠程機動。李祥輝/攝

  某司機訓練大隊組織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捆綁加固。李祥輝/攝

  一段名為“神一樣的駕駛技術!解放軍部隊軍車大演練”的視頻在互聯網上流傳甚久,至今仍被很多網友點擊、轉發。

  在這段約12分鐘的短片裡,參加比武的解放軍官兵駕車在各種嚴苛條件下,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能一次次成功闖關,有網友留言贊嘆說:“這簡直是神一樣的司機!”

  地方駕駛員都是由駕校培養出來的,在解放軍中,有很多司機訓練大隊,它們專門負責培養軍車駕駛員,沈陽軍區第40集團軍某司機訓練大隊就是其中之一。

  和地方駕駛員不同,軍隊駕駛員訓練時間更長,要求更嚴格,不但要會開還要會修。除了轎車、“平頭柴”運輸車,很多人還要學習駕駛火炮牽引車、重型運輸車等特種車輛,經過嚴苛訓練、嚴格考核,加上實戰磨練,那些“神乎其神”的駕駛技術就練成了。

  不但會開,還得會修

  與地方駕校培養駕駛員所需的課時相比,部隊駕駛員的訓練時間更長。第40集團軍某司機訓練大隊大隊長鄧立國介紹說,部隊駕駛員培訓,過去通常是“一年1期、1期6個月”,他們大膽進行創新,將其調整為“一年2期、每期4個月”。4個月培訓期,分為基礎駕駛、應用駕駛、長途駕駛、結業考核4個階段。

  第一階段,要利用6周時間完成基礎駕駛訓練,精講多練、循序漸進,打牢基礎。第二階段,利用5周時間完成戰地、夜間、一般道路駕駛等7個應用性課目訓練,注重靈活組織,突出體驗應用,使學兵初步具備上路能力。

  第三階段,利用4周時間完成公路、載重、高速駕駛等4個實踐性課目訓練,培養學兵情況處置和綜合運用能力。第四階段,利用1周時間完成結業考核,全面檢查驗收學兵訓練情況。

  與地方駕駛員培訓時多練習道路駕駛、坡道起步、定位停車等基礎操作性課目不同,部隊駕駛員的訓練課目種類多、難度大。

  據介紹,解放軍駕駛員在培訓期內既要重點訓練長途駕駛、一般道路夜間駕駛等26個實用課目,還要學習上下鐵路平車、牽引武器裝備通過復雜道路等5個復雜課目,還得選訓通過施工路段、嚴寒條件駕駛等7個課目。除此之外,該大隊還增設了穿越火障、穿越雷區、倒車擊靶等9項戰場勤務訓練課目。

  然而,對於軍車駕駛員來說,僅僅會開車是遠遠不夠的。

  12月9日,一場大雪不期而至,第40集團軍某團抓住這一練兵契機開展實戰化訓練。演練中,正在行進的1台猛士車突然熄火了。從該大隊培訓畢業的駕駛員、下士柳濤,迅速拿出隨裝修理箱展開自檢、自修。不到5分鐘,故障就排除了。

  “解放軍駕駛員,不但要會開車,還得會修車!”鄧立國說,因為將來到了戰場上,不可能排除什麼故障都靠修理保障分隊。一旦單獨執行任務,不會排除故障就可能付出血的代價。

  該大隊在組織培訓時,把駕駛員最需要的維修保養知識、技能列入訓練計劃,確保每天修車訓練不少於兩小時。

  與此同時,他們還邀請軍地一些技術專家,來部隊巡回舉辦講座,使駕駛員熟悉車輛日常使用、維修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技術要求,掌握車輛爆胎、制動失靈等故障的排除方法。

  寒冬時節,第40集團軍某部組織從該大隊培訓畢業的120多名駕駛員,進行實戰條件下“用修雙能”情況考核和調查。結果顯示,95%的駕駛員都能排除常見的車輛故障,35%的駕駛員修理技藝十分精湛,堪稱駕駛員中的“修理大拿”。

  不但要會開運輸車,還要會開特種車

  和地方司機相比,部隊駕駛員除了要會開轎車、運輸車,還要學會駕駛火炮牽引車、越野指揮車和豪沃重型運輸車、自行火炮等特種車輛。

  近年來,40集團軍很多旅團都配發了不少特種輪式裝備。該大隊在培訓中緊盯部隊形勢任務,部隊需要什麼,大隊就重點訓練什麼。他們及時向上級申請訓練裝備,一批特種車落戶該大隊,自行火炮坡道起步、牽引車牽引“火炮”倒車移位、火車平板、滾裝船等13個貼近實戰的課目相繼展開。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對訓練場進行升級改造,新增了“火車平板”“滾裝船”“雷區”等一系列模擬訓練設施,並依照牽引火炮制作了等重量、等比例不同型號的火炮模型,進行牽引車牽炮訓練。

  12月初,筆者來到某司機訓練大隊,在訓練場上看到,牽引車、自行火炮等特種車輛,與運輸車、指揮車等普通車輛正一同開訓。正在訓練的這批新駕駛員學汽訓隻有78天,但他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駕駛某型牽引車,快速駛上僅比車身寬6個手指的模擬火車平板,精准停靠在預定位置,數十輛戰車沒有一輛“跑偏”、沒有一輛“卡殼”。

  為確保學兵練就這樣過硬的特種車駕駛本領,一畢業就能夠滿足部隊各種運輸保障任務,該集團軍嚴把考核驗收關,組織機關部門、送訓單位、承訓機構進行三方聯審,定期對駕駛員駕馭特種車情況進行訓練考核評定,並實施末位淘汰制度,保証每一名結業的駕駛員回到部隊就能用。

  正在現場組訓的教練班班長劉守斌介紹:“經過4個月的嚴格訓練,上一批新駕駛員全部都掌握了規定車型的駕駛技能,並且完成了快速上下火車平板、滾裝船等高難度課目訓練,合格率達98%,優秀率為87%。”

  駕車駛過“炮火封鎖區”和彈坑路

  遼西腹地,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輛輛汽車疾馳而過,一時間山路上塵土飛揚。這是該大隊的汽訓學兵們正在訓練駕車快速駛過“炮火封鎖區”、彈坑路、“核生化沾染區”等10多個模擬戰場路段,這些情況想定幾乎涵蓋所有常見的戰場環境。

  “敵人來襲,准備戰斗!”接到命令,駕駛員們立即選擇有利位置停車,然后從駕駛室的卡槍槽裡拿起武器飛身下車,依托汽車前機蓋對“敵”實施還擊,消滅來犯之“敵”后,各車輛重新編隊繼續開進。

  “像這樣充滿硝煙味兒的駕駛訓練,在這裡已成常態。”大隊領導介紹說,“馬廄裡跑不出千裡馬,我們專門在野外生疏地域開設訓練場,依托野外地形地貌,構設出數十個戰時課目,逼著駕駛員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錘煉駕駛技能。”

  據悉,今年第40集團軍有兩個旅參加總部組織的“跨越-2015”系列跨區演習,近200名新駕駛員從該司訓大隊一結業就走上戰位,駕戰車隨隊機動千余公裡,其間成功處置數十個危險復雜路況,沒出現安全事故和掉隊情況。

  闖過疲勞駕駛關

  地方交通法規規定,連續駕車4個小時必須休息,但對於軍隊駕駛員來說,他們有時需要訓練連續駕車五六個小時。正在訓練場組訓的分隊長李福貴解釋說:“這種高強度、抗疲勞駕駛訓練的目的是培養軍隊駕駛員連續作戰的精神和頑強戰斗的作風。”

  大隊曾派人到遼西4市9縣交警部門調研發現,近年來發生的860多起交通事故中,47%以上是因為疲勞駕駛導致的。但部隊駕駛員不同於地方司機,戰場情況復雜多變,很多時候由於作戰需要,駕駛員可能要連續駕駛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

  “不敢挑戰極限,就闖不過疲勞駕駛這道關。”大隊黨委頂住安全壓力,把長途駕駛、復雜路段連續駕駛、抗疲勞駕駛等課目列入訓練計劃。

  為確保訓練安全,大隊自籌資金在每輛車的副駕駛位置安裝了副制動,以便教練班長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及時控制車輛。他們還為受訓的駕駛員和教練班長配發清涼油、咖啡、辣椒等提神用品。

  夕陽漸隱,夜幕低垂,該大隊上百台戰車組成的“長龍”一頭扎進“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經過白天連續訓練的駕駛員征塵未洗,便轉入夜間長途駕駛訓練。

  筆者坐在駕駛室內看到,行駛在崎嶇狹窄的山路上,駕駛員劉濤瞪大眼睛專心開車,不敢有絲毫馬虎。后半夜困意襲來,教練班長王海波一邊陪他說話,一邊把下發的提神用品拿出來幫他抵御疲勞。

  高強度的連續駕駛訓練,錘煉了駕駛員過硬的戰斗作風。如今,大隊培養的駕駛員連續開車四五個小時是平常事,新訓駕駛員都練就了開長途車不犯困的本領。

  就在不久前,第40集團軍某旅組織戰場機動演練,30%的新駕駛員駕車在各種復雜“敵”情中,經過“死亡坎”、盤山路、懸崖峭壁等危險路段,連續行駛數百公裡,圓滿完成了此次遠程機動任務。

分享到:
(責編:袁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