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部落首領對我維和官兵說:你們是部落的恩人!

2015年12月12日09:59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執行了近8個月的維和任務后,中國第十一批赴蘇丹維和部隊即將回國。在距離祖國萬裡之遙的撒哈拉沙漠邊緣,中國維和軍人用過硬的作風、精湛的技能和勇於擔當的精神,打造出一項項“精品工程”,在紅土地上樹立起了中國藍盔的光輝形象。

  4月下旬,維和部隊剛剛抵達任務區,就接到了對尼亞拉市區北街三條主干道進行升級改造的任務。

  那段時間,達爾富爾地區部落武裝沖突不斷,離中國營區不遠的地方發生過多起襲擊事件,但中國維和官兵依然准時出現在工地上。

  “當時正值旱季最炎熱的時候,暴晒后的地表溫度高達60多攝氏度。”壓路機駕駛員湯青州說,每次執行任務,不到半小時就渾身濕透,身上留下一層厚厚的鹽漬。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施工,工程按時順利完工。

  “中國維和部隊的技術很棒,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讓我們的街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直就是奇跡!”道路竣工檢驗時,南達爾富爾州州長艾薩奇連聲稱贊。

  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中國赴蘇丹維和官兵還積極幫助當地群眾排憂解困,把和平友愛的溫暖傳遞到任務區人民心中。

  裡扎蓋特部落是蘇丹東達爾富爾州最大的部落,生活著10萬部落民眾。多年來,水源一直是制約當地發展、攸關部落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6月,中國維和部隊13名官兵、3台裝備車輛,歷時兩天,穿越120公裡荒漠來到部落,為他們裝上了期盼已久的蓄供水系統,解決了當地的飲水問題。部落首領瑪目德·穆薩·瑪迪博感激地說:“你們是我們部落的恩人!”在聯非達團東戰區最高行政長官蘭丁的見証下,瑪迪博當場宣布將村子改名為“中國村”。

  9月下旬,官兵執行杜艾因市區“中蘇友誼路”的重建任務,道路從杜艾因市小學的門前穿過。

  聽說中國維和軍人為他們修路,學校的老師熱情邀請官兵到學校參觀。學校有300多名學生,可隻有5名老師,教室是幾間四處漏風的茅草棚子,破舊的木板搭成課桌,不遠處一片低窪不平的空地就是孩子們活動的“操場”。

  3天后,官兵再次來到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了文具、藥品、食品等物資。官兵還幫助學校清理垃圾,重新修整校舍,並為孩子們平整出一個足球場。

  真誠無私的舉動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信任。11月初,學校專門邀請中國維和官兵參加他們的升旗儀式,這是他們對最尊貴客人的禮遇。

  阿布卡林卡,這座位於東達爾富爾州東北角的美麗城市,飽經戰火摧殘。由於土地劃分以及石油問題,當地部落近年來沖突愈演愈烈,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為了傳遞和平,調解部落矛盾, 緩和部落沖突,中國維和官兵同聯非達團東戰區的人員,一起深入戰亂不斷的阿布卡林卡市難民營,為當地民眾帶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獅表演,展開義務醫療巡診,為兩個部落的民眾搭建溝通交流的平台。

  “中國維和軍人向我們展示了別樣的文化,也讓我們學會了理解與包容。你們是傳遞和平的使者!”阿布卡林卡難民營小學校長歐馬得利說。(楊西河)

分享到:
(責編:邱越、劉軍濤)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