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滾動新聞
人民網>>軍事>>正文

我空軍試驗基地戰機雪天實彈打靶 發射17枚導彈

2015年12月26日08:5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13年2月2日,習主席視察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時,要求官兵認清肩負的職責使命,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兩年多來,習主席的諄諄教誨成為基地謀劃各項建設的行動指南

隆冬的戈壁灘,祈寒拆地,呵氣成霜。

12月12日,經過近3個小時的飛行,記者一行抵達西北戈壁的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

一下飛機,一塊矗立的標語牌映入眼帘,上書一段遒勁大字——認清肩負的職責使命,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堅決完成以試驗和訓練為中心的各項任務。“這是2013年2月2日習主席視察基地時對大家提出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該基地評估中心總工程師李鴻回憶起當天的情景:“那天,天氣很冷,習主席一下飛機,就在機場接見了基地官兵和科技人員代表。當看見我們隻穿了冬常服時,習主席也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脫了下來,然后才和我們一起照相交流。這個細節讓我們十分感動。”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讓記者乘坐的飛機晚點兩個小時,也給空軍航空兵部隊在基地持續兩個多月的實彈打靶考核增加了難度。透過飛舞雪花,記者看到,在機場另一頭,由基地組織的這次考核激戰正酣,一架架戰機如離弦之箭刺向蒼穹。被稱為空軍“王牌”的航空兵某師在復雜電磁環境、復雜氣象條件下,架架戰機迎難而上,打極限、打臨界,發射17枚導彈。

與此類似,在9月份結束的“火力-2015·山丹G”演習中,基地安排專業化“藍軍”與陸軍防空兵對抗。面對紅方密織的防空火力網,基地組織戰機多批次、多方向對紅方保衛目標實施連續攻擊,甚至首次組織特級飛行員以低於100米的高度進行突防。

設困局、危局、險局,把部隊逼向戰場,置己於絕境而后生,已成為兩年多來基地組織攻防演練的常態。基地所屬某部參謀長皋古衛一連給記者列舉了多個“放開”:放開高度差、放開攻防限制、放開演習時段、放開氣象條件、放開實彈發射……皋古衛說,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實戰化演訓必須邁開大步。

“戰爭今天打響,現在打響,我准備好了嗎?”這是基地司令員韓勝延的戰斗格言。在辦公室,韓司令員拿著一年來的工作安排告訴記者:“什麼是再接再厲?什麼是開拓進取?把習主席視察基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基地就必須實現由試訓任務牽引向作戰需求牽引的轉型,完成向試、訓、戰‘三維一體’的轉變。”

沙場點兵,藍天鑄劍。“金頭盔”“金飛鏢”“紅劍”“藍盾”是空軍的四大演訓品牌,它們的組織實施主要依托這個基地。採訪中,某部司令部導演部主任郁雲飛將記者帶到了一幕幕讓人熱血沸騰的實戰演練中。他指著窗外飄著雪花的天空說:“升空就是作戰,隻要參演部隊的飛機從所在單位一起飛,就處於作戰狀態,在飛往基地途中必須完全按戰時要求做出准確反應,否則在評判時就會被扣分。”郁雲飛告訴記者,基地已建立了100多個專家庫,每次比武結束后,由專家組評定對抗結果,各部隊可以對結果質疑,可以就有關問題向專家請教。

這個基地是我軍唯一的一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試驗靶場。某試驗區高級工程師董守貴現場聆聽了習主席視察基地時的重要講話。他說,習主席對基地部隊發展歷程、建設成就給予了高度褒獎和充分肯定,既是殷切希望,也是激勵鞭策。董守貴向記者介紹:“過去,我們更多的是和廠家打交道,隻負責核實武器裝備性能參數,部隊在使用武器裝備時遇到問題也多是和廠家直接打交道。這兩年來不一樣了,作戰需求成了‘支點’,每一次試驗結束,我們要向基地提供3份材料:缺陷報告、使用手冊、作戰指南。這樣一來,大大縮短了武器裝備的戰斗力生成周期。”

實現轉型發展必須把想打仗謀打贏的人選出來用起來,這是基地黨委“一班人”的共識。作戰處是基地去年初新成立的一個處,處長劉寶原來是廣空航空兵某團的一名大隊長。司令員韓勝延告訴記者,我們在全空軍范圍內選拔任用一名作戰處長,就是想通過此舉告訴基地官兵,基地轉型發展是一次內涵式深刻變革,是以“戰”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誰能打仗、會打仗誰就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作為晝夜間指揮員、四種氣象飛行教員、四機長機,劉寶31歲時就被評為空軍特級飛行員,參加過中外聯訓、新中國成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兩次成功處置空中突發險情。上任以來,劉寶沒有辜負基地的信任,積極在基地廣泛調研,與演練部隊交流,擬定出一系列貼近實戰的演練、對抗方案。

基地是習主席視察的第一支空軍部隊,這是令基地廣大官兵永遠銘記的光榮,大家都把這份自豪感和榮譽感轉化為了強大動力。評估中心是個新成立單位,各方面工作都是從零開始,加班加點幾乎是工作常態。中心有一名飛行員劉期鴻,主動要求從駐沿海城市部隊調來,他說苦地方、累地方也是干事創業的好地方,想到自己從事的工作與一項偉大的事業聯系在一起,渾身都充滿了激情。走進基地機關辦公大樓,記者看到幾乎每間辦公室角落裡都擺放著折疊行軍床,許多辦公桌下備有行李箱,隨時准備出差執行任務。

“戰火硝煙,飲風吞沙,我們的隊伍成長壯大,從這裡走向戰場——”離開基地前,記者耳畔傳來一首激越高亢的《從這裡走向戰場》歌曲,不禁心潮澎湃:這不正是牢記習主席囑托、扎實工作、銳意進取的基地官兵真實寫照嗎?(李兵正 李建文)

分享到:
(責編:閆嘉琪、肖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