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最強“民族爭氣旅”【2】

——第二炮兵某洲際戰略導彈旅官兵踐行強軍目標紀實(擔當篇)

2015年07月22日16: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從“爭氣”到“豪氣”——

不熄“精神火炬”的光芒

巍巍青山是陣地的天然屏障,也是神劍堅固的長鞘。然而,官兵的堅守卻有著別樣的情懷。面對個人的利益得失、家庭的陰晴圓缺、環境的變化莫測,挑戰與擔當、誘惑與堅守,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激烈的“拔河”。

“拔河”也是“趕考”,既要過硬實力更需滿懷豪情。走進該旅史館,一張張老照片格外醒目,已經模糊的畫面,映照著前輩艱苦創業的艱辛歷程。

旅政委文青說,部隊成立之初,“蘿卜草繩白鐵皮,沙棗樹皮駱駝草”,除了280條漢子外幾乎一無所有,但官兵豪情在胸激情滿懷,“為黨為人民,再苦心也甜”,愣是把導彈送上了天。

新形勢下,該旅積極挖掘這座寶貴的精神富礦,每年迎新送老之際分別組織“向國寶報到、向國寶告別”儀式,定期給作出貢獻的官兵照榮譽相、貼榮譽牆,旅政工網持續開展“駱駝草﹒導彈魂”大討論,讓獨特的“東風精神”代代相繼。

某導彈陣地四周高山環繞,日照時間隻有2小時,官兵每天捧著衣服追太陽,不但沒有怨言,還生發出“身體雖缺鈣,精神有富礦”的豪情。陣管營教導員毛新豐說,守好陣地不講條件,守不好再多理由也罪該萬死。在這裡,創業也是守業。

創業守業更要勤業精業。導彈部隊千人一杆槍,不僅要求每人過硬,還必須做到每個細節無懈可擊。士官陳俊峰在一次測試時聽到儀表異響,頂住專家質疑提出重測,並找到故障點。一時間,陳俊峰的“耳功”名揚發射場。

陳俊峰還有不凡的“眼功”。一次演練,面對導彈發控台上數十個顯示燈的不停閃爍,他敏銳扑捉到2個燈亮的順序顛倒。一查,原來是發控台有個潛通路,工業部門編技術文件時沒有發現。陳俊峰一雙利眼,及時解除了后患。專家感慨,幾十年了,“東風精神”依然光芒不減。

勝戰生發豪氣,挫折也可歷練骨氣。發射一營控制連連長徐金標的軍旅記憶,恐怕要從一次敗仗中刷新。2013年12月,他帶隊參加專業考核,階段性摸底排名倒數第二,營教導員張光明提筆在機關的成績通報上寫下“恥辱”二字。本來准備回家結婚的徐金標立即推了婚期,他對女友說,我能帶著恥辱回家結婚嗎?“恥辱”二字,灼痛了參加考核官兵的心。

平時逼上絕路,戰時贏得活路。他們豁出去了,困了嚼干辣椒滴風油精,累了相互推拿拍打,不懂就合力攻關,終於在總評考核時奪得第一。帶著第一的光環,徐金標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長劍飛天的背后,更多的是等待和堅守,官兵不怕默默無聞,就怕碌碌無為。屢次奪得導彈瞄准專業冠軍的馮文龍,被官兵稱為“馮一瞄”,技術精湛的他一直在等待機會:也許十年五十年都沒有發射任務,但要一直等到需要的那天,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成功之處就在於還值得等待。

大學生士兵張逸群是個有追求的青年,平日身邊不少人張口閉口出國、掙錢,羨慕“高富帥”“白富美”,他的心中形成一串問號:成功標志是什麼?人的價值在哪裡?

口袋空不要緊,腦袋空才致命,不停思索的張逸群決定到部隊尋找答案。

第一次看到導彈時,大家無比激動,碩大的彈體噴涂著綠漆,新兵中有人去抱一下,有人去親一下,張逸群也被震撼得靜默無語。稍頃則醍醐灌頂:一次戰略性行動可能決定一個民族的興衰,面前的戰略武器,有一天我和我的戰友會把它發射出去。練好“劍法”馭神劍懾強敵,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這,也是新一代導彈人的豪氣所在!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