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在烽火戰場上展露鋒芒,角逐世界的腳步卻一刻都不曾停止﹔從不想未來戰爭中驗証實力,懾戰止戰的追求卻一時都不曾放鬆。
默居深山,心系強軍夢﹔高車巨劍,一動天下驚。
半個世紀前,他們成功將作戰部隊第一枚戰略導彈送上藍天,打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膽氣,這枚導彈被譽為“爭氣彈”。
時至今日,第二炮兵某洲際戰略導彈旅發揚“爭氣精神”,精准發射多型戰略導彈,大國長劍數十次刺破藍天刻下輝煌彈道,48次參加重大活動,每次行動都事關國際形勢、國家戰略,為中華民族爭氣蓄威,鍛造出硬氣無比、豪氣沖天、霸氣充盈、底氣十足的大國佩劍。
從“爭氣”到“硬氣”——
不忘“兩彈一星”的傳承
烏雲,濃厚的烏雲!急速匯聚在西北某導彈發射場上空,似乎共同約定來考驗已經起豎待命、昂首向天的巍然神劍。這次演練,一開始就頗不尋常。
雨急如注,砸在鋼鐵劍體上砰然作響,也砸在千裡之外的京畿指揮中樞每個人心中。
“5、4、3、2、1,點火!”雷霆乍起大地震顫,長劍沖天穿破雨幕。數十分鐘后,准確擊中預定目標。此戰,一舉創下該型導彈復雜氣象條件下實施發射多個紀錄。
消息傳來,全旅數千官兵向著天穹庄嚴敬禮,隨即相互擁抱在一起,淚水伴著歡呼恣意揮洒。
這聲“點火”,承接著來自“兩彈一星”的倥傯歲月。半個多世紀以來,該旅不僅接過了“兩彈”裝備,也完整傳承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自覺把護佑民族振興責任扛在肩頭。
在祖國的龐大版圖上,該旅隱匿於群山之中,山巒無聲使命有痕。發射一營控制連上樓下樓的每個台階側面,都印有一名老兵的照片和簡要事跡,被稱為“老兵階梯”。
第一個階梯印著的老兵叫楊百萬,如今已是某礦業公司副總經理。其子劉俊超也在這個連隊當兵,從小在父親熏陶下聽著“兩彈一星”故事成長,如今天天踩著父親肩膀學習進步,當上專業組長。他對父親說,我還要當“東風第一枝”技術尖子,兒子替你完成當年願望。一席話,說得父親淚水漣漣又心生欣慰。
傳承有道潤物無聲,精神內核不知不覺浸入官兵骨髓。通信營中士邢瑩瑩備戰基地專業技術比武,剝線時,經常被鋒利的銅絲刺得滿手是血,但為了獲得精准手感,堅持不戴手套不纏膠布,最終奪得專業全能第一。
下士高金成記得自己剛入伍時,營裡組織專業理論考核,忐忑中帶了“小抄”,營長發現后扔下一句“丟人”,判他為零分。連長說,你在訓練場為自己減負,戰場一定會以數倍代價還給你,我們是“兩彈一星”的傳人,求真求實什麼時候都不能丟。那天晚上,小高徹夜未眠,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數十年歲月更迭,“兩彈一星”精神如何賡續?該旅開展“黨員先鋒工程”,把提升黨員的先進性、影響力規范化實施工程化推進。發射六連指導員崔建成妻子看到他佩戴的“黨員先鋒牌”時問,別人是五顆星,為什麼你少一顆?崔建成羞愧難當,知恥后勇,年底如願升級為“五星黨員”。
今年6月,旅裡組織專業訓練,官兵連續6小時在悶熱缺氧的環境中操作,出來后防護服內可以倒出幾斤汗水,不少人嘔吐暈倒,但醒來后繼續走上崗位。大家都說,我們肩膀一邊扛著發射塔架,一邊扛著民族安危,崗位神聖到什麼程度,已經無法解讀無需言語,唯有盡責力行。
輕鬆之日唯有昨日,鉚住崗位盡職盡責,在不斷傳承中不停前進,該旅官兵先后有35項創新成果在第二炮兵和基地部隊推廣,一次次助力神劍翱翔九天。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