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中俄日本海軍演劍指“逆流”勢力 決心逢敵亮劍 

2015年08月25日10:54  來源:科技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布陣日本海 中俄再“亮艦”

圖片據新華社

8月20日,中俄兩軍代號為“海上聯合-2015(Ⅱ)”的聯合軍事演習在彼得大帝海灣和日本海海空域拉開序幕,演習將持續到8月28日。此次演習以“聯合保交和聯合登陸行動”為主題,旨在提高兩軍聯合保交和聯合登陸行動組織指揮水平、增強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根據中俄兩軍年度軍事交流計劃和此前達成的共識,2015年度兩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的第二階段已經展開,代號為“海上聯合-2015(Ⅱ)”,這是繼5月份中俄地中海海域聯合軍事演習后的又一次大規模海上聯合軍事演習。雙方主力艦艇悉數出動,亮點紛呈,演練課目復雜多樣,重點突出聯合作戰,更加貼近實戰,戰略影響深遠。這次演習既是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下兩軍交流和友誼的延續,又標志著兩軍在軍事和安全領域內的合作邁向新的台階。

演習規模空前,中俄伙伴關系開啟新的紀元

“海上聯合-2015(Ⅱ)”演習是自2005年以來中俄第七次海上聯合演習,也是年內的第二次。據公開資料顯示,中俄雙方參演兵力共計各型水面艦艇23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15架、艦載直升機8架、陸戰隊員400人、兩棲登陸裝備30台。同以往聯合軍演相比,本次演習規模空前,兵力超前,雙方均投入主力艦、明星艦,可謂陣容強大,是參演飛機和艦艇數量最多、演練課目最復雜、最齊全的一次海上聯合軍事演習,成為中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軍演。因此,有專家評論,此次演習的規模和兵力運用已經超越戰術級別,達到戰役級別。

中方派出的兵力包括由7艘來自海軍三大艦隊的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兩棲登陸艦以及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6架艦載直升機,5架固定翼飛機,200名陸戰隊員及21台水路兩棲裝備。其中導彈驅逐艦為沈陽艦和泰州艦,導彈護衛艦為臨沂艦和衡陽艦,兩棲登陸艦為長白山艦和雲霧山艦,以及大型綜合補給艦太湖艦,固定翼飛機則是來自空軍的預警機和殲擊機。俄方也出動了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艇參演,包括“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及其他大型反潛艦、導彈驅逐艦、護衛艦、“基洛”級潛艇及其他支援艦種裝備。

戰術演練方面,雙方將採取混合編組和獨立編組相結合的方式,將參演兵力編為5個水面艦艇戰術群和4個航空兵戰術群進行演練,既有指揮層面的協調與聯合,也有兵種和編隊間戰術上的聯合﹔既進行海軍和空軍的聯合,也進行海空與登陸的聯合﹔既包括相互間戰術的交流和戰法的融合,也有武器裝備的交互操作和情報信息的共享通聯。值得注意的是,演習過程中不僅兩軍人員將互登艦艇進行武器裝備的操作和體驗,同時包括制導雷達、聲吶、火控雷達、電子通訊設備在內的所有數據和信號將進行共享,不斷推動兩軍的戰略互信水平。

中俄兩國在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海上穩定和戰略通道安全方面,擁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中俄海上聯合軍演頻率和規模迅速提升,並常態化舉行,是中俄兩國軍事領域務實合作的具體步驟,也是兩國高水平的政治互信關系和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體現。

作戰特點明顯,提升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不斷發展,中俄兩國海外利益也不斷拓展,海上交通運輸線以及海上安全的威脅是兩國安全領域面臨的現實問題。對於俄羅斯來講,烏克蘭危機以來,北約不斷在大西洋海域實施東擴,加大兵力部署,大搞軍事演習,觸角伸向俄羅斯邊境。在東方,俄羅斯同日本的島嶼爭端也是懸而未決,遠東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事關俄羅斯復興大局。因此,俄羅斯積極調整戰略,最新頒布的海洋學說增加了北極地區和大西洋海域的戰略分量,確定了在太平洋地區同中國的務實合作,以確保北極航道的安全,進而確保俄羅斯海軍安全進出大西洋和太平洋。對於中國來講,中國周邊的不穩定因素都與海洋有關,對國家利益構成威脅的來源也是海上。因此中俄在積極謀求海上安全和妥善解決海上問題的道路外,不得不加強應對和處置海上安全威脅能力。

本次海上聯合演習正是著眼安全實際,以提高中俄海軍的協同能力和作戰能力為根本目的,致力於信息化條件下局部聯合作戰模式的探索。演習具體實施步驟包括錨地聯合防御、聯合防空、聯合反潛、聯合反艦、聯合登陸作戰和武器運用。

從內容看,這場海上演習課目設置齊全,協同難度較大,演練的重點將是日本海海域的聯合反潛和聯合反艦演練以及克列爾卡角沿岸地區的聯合登陸演練,同時空軍成立空中指揮所,負責海空協調及驅逐可能出現的外來艦機的抵近偵察。與美日軍事同盟下目標明確的奪島演習不同,中俄是在伙伴關系下對登陸作戰的探索和交流。此次,中俄海軍首次將登陸作戰演練納入演習框架。對於海岸線漫長的中俄來講,登陸作戰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從某種程度講,中俄兩國海上軍事力量未來都可能面臨著登陸作戰問題,加入登陸作戰課目的演練,對於研究登陸作戰戰法、探索奪島和守島經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劍指“逆流”勢力,旨在維護東亞穩定與世界和平

盡管中俄的聯合演習不針對第三方,但一些國家和媒體卻給予了高度關注,復雜解讀中俄關系,並借機加以渲染。

日本最先坐立不安,加強了在對馬海峽對通行的中國艦艇編隊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監視和跟蹤,並不斷加強對中俄演習的偵察力度。美國則一改此前逢中俄軍演必唱衰的口氣,對此次演習表示擔憂和警惕。美國《國際財經時報》坦承“中俄演習的背景是北約、美國同俄羅斯之間緊張關系的加劇,中俄密切合作提升軍備引起了美國海軍的警惕”。盡管美國媒體對於中俄軍演進行了刻意解讀,但是事實與此卻恰恰相反,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美軍都沒有閑著。在大西洋海域,美國借烏克蘭危機在大西洋沿岸和東歐地區舉行了數場聯合軍事演習,並在歐洲即將開展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代號為“三叉戟接點2015”﹔在太平洋海域,美國不斷強化美日韓、美日澳軍事同盟,打造“亞太版北約”,近期連續舉行了美日奪島演習、美日菲南海演習、美韓朝鮮半島演習,並將同日本在美國西海岸舉行代號為“黎明閃電戰”的大規模奪島演習,不斷制造地區緊張氣氛,以加大美國在歐洲和亞太的影響力和主導力。在此背景下致力於地區穩定、展現國家間互信與合作的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無疑將起到正面示范效應和側面回擊效應。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與地區局勢無關,於地區穩定有利。中、美、俄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盟國,為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理應成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和地區穩定重要的和平力量。然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局勢並不太平,在西方,美國不斷插手烏克蘭危機,借機向俄羅斯施壓,導致烏克蘭局勢不斷升級,前景扑朔迷離,牽動大國神經﹔在東方,美國縱容日本不斷挑戰國際秩序,充當美國重返亞太的急先鋒,企圖利用法律手段突破和平憲法制約,給予周邊國家安全壓力。

中俄在政治互信前提下進行常態化軍事演習,對俄羅斯來說,可以更加深入地與中國在軍事領域進行合作,增大對西方地緣戰略博弈的籌碼﹔對中國來說,通過開展海上戰役級聯合軍演,能夠拓展海上活動的戰略空間,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跨海域聯合作戰能力﹔對於世界來說,中俄軍演無疑向企圖改變世界和平大勢的逆動者們敲響了警鐘,過去中俄可以為反法西斯戰爭浴血奮戰,未來面對“逆流”勢力中俄必定有決心和能力逢敵亮劍。

維護歐亞大陸和亞太地區的穩定是中俄共同的戰略利益,為此,中俄兩國都將堅決走下去。中俄兩軍常態化的海上聯合演習已成為中俄兩國維護海上安全和地區穩定的重要形式,中俄兩軍也通過深層次的融合和合作,逐步成長為續寫兩國友誼、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馬建光、孫遷杰)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