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閱兵印記:每天10斤汗澆鑄出“鐵腰杆”

2015年08月25日10: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8月22日,閱兵徒步方陣正在緊張訓練。當日,位於北京昌平的閱兵訓練基地接受境內外媒體採訪拍攝。近50家境內外媒體90余人來到基地採訪。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閱兵訓練基地是個庄嚴神秘的地方,在這裡,三軍列陣,頂高溫、冒酷暑,集中開展數月的閱兵訓練。8月下旬,離正式閱兵的日子越來越近,記者走近受閱官兵,看到的是一張張黝黑帥氣的臉龐,一列列威武雄壯的方陣。這些表象背后都有著觸動心靈的閱兵故事,有著新時代戰士熱愛和平、守衛和平的情懷和擔當。

  關鍵詞:領隊

  解讀:將校入列也是一個兵

  今年的閱兵,將校領隊是一大亮點。在士兵們眼中,他們是一道風景,更是挺立的標杆。

  某型突擊車方隊領隊劉法峰將軍從進駐閱兵村那天,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站著軍姿看新聞。

  軍姿站立是基本功,年輕的戰士們早已可以四小時紋絲不動,可年齡偏大的將軍,每多站立一分鐘,頸椎、腰椎、腿、膝蓋等關節都承受著巨大疼痛。可將軍依舊在給自己不斷加碼。先是控制體型,少吃飯,吃也是以素為主,2個月內體重減了10多斤。站軍姿,兵們站多久,他就站多久。

  方隊長、上校劉瑞江有一段時間腿腫得“不堪入目”,消炎藥、理療、泡腳,他想盡一切辦法不讓自己倒下。“能戰方能止戰,這次閱兵,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磨練。”劉瑞江還時常給大家鼓勁:“通過天安門的那刻,我們代表的是中國軍人的形象,展示的是我們守衛和平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把最好的形象和姿態展示給全世界。”

  平日訓練時,中隊長劉虎和將軍、上校緊挨著,無論日晒還是雨淋,將校領隊都從未缺席訓練。劉虎說:“排頭兵站排頭,將校領隊的刻苦官兵們看在眼裡,由衷敬佩,他們在大家心中豎起了標杆。”

  關鍵詞:汗水

  解讀:每天10斤汗澆鑄出“鐵腰杆”

  駕駛艙裡,戴著工作帽駕駛員明金山感到自己耳罩裡的水已經滿了,這意味著耳朵被泡在近40度的汗水裡,至少已經2個小時。

  那種感覺“一言難盡”,這是閱兵訓練場上的常態,喝不完的水,流不盡的汗。后來,大家學聰明了,把飲料的吸管剪下一截,塞在工作帽的棉墊下導汗。於是訓練場上有了一道“靚麗風景”,每個人耳朵就像裝了一個小型水龍頭,不間斷、滴答地流著汗水。

  有人做過統計,酷熱的天氣下,受閱戰士每天要喝近15斤水,流10斤汗。

  出汗多了,容易脫水中暑,更影響訓練。於是,大家發明了各種奇招妙招來降溫防暑。

  每天訓練前,都要口服藿香正氣水,衣服兜裡必須揣著仁丹、風油精等防暑藥品。乘員李浪說,“發給每個人的藿香正氣水必須喝,醫務人員會盯著我們喝下的。”

  趕上高溫天氣,為了給訓練的隊員們降溫,伴隨保障的軍醫杜冬生和衛生員賀竹謀有了一個新任務,帶上噴霧器,定時向大家身上洒水降溫,這對大家來講“如沐甘霖”。

  汗水澆鑄了受閱官兵鐵一樣的腰杆。幾個月的訓練,所有受閱官兵做到了2小時軍姿“一動不動”,40秒內眼睛一眨不眨。

  關鍵詞:維修

  解讀:萬無一失是共同的追求

  走在路上,當看到一顆2毫米的螺絲時,很多人都不會放在心上。可某型突擊車方隊總教練趙治平,卻在38度的高溫下,和這顆螺絲較了2個小時的勁。

  發現水泥地板上的這顆螺絲后,趙治平找來一個維修底盤用的躺車,鑽進車底,逐個車輛排查。38度的高溫,很快讓趙治平的身上像“水洗”一樣。2個小時過去了,終於在減震器上發現少了一顆螺絲。

  “那顆螺絲實際上無關緊要,可戰車開上訓練場,必須確保零失誤,做到萬無一失。”像趙治平一樣,閱兵村擔負修理任務的修理工們始終在追求著極致:任何時候都要確保戰車問題歸零,哪都不能出問題。

  趙宗剛是方隊的“寶貝”,一級軍士長,從軍29年,和裝甲車打了29年的交道,被譽為“鐵甲神醫”。可老趙依舊不敢大意,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帶著修理工過篩子一樣,把戰車裡成千上萬個電路插頭、管線接頭的位置、功能都摸得一清二楚。

  問題必須解決在正式閱兵之前,預防故障隱患往往比應急修理更關鍵。趙宗剛帶領大家拿出了三大類9項120個防拋錨措施,制訂出裝備檢查、保養一系列標准流程。據統計,進入閱兵村以來,他帶領戰友共排除各類機械故障450余台次,自制維修器材、工具達40余項,節約經費50余萬元。

  關鍵詞:餐廳

  解讀:一天裡最愜意的時光

  走進閱兵村的餐廳,涼爽扑面而來。每個餐桌上都有一個精致的小花瓶,插著兩朵艷麗的小花,“雅致,有情調。”在大家眼裡這是一道特別耐看的風景。

  一日三餐是受閱官兵們最愜意的時光,吹著涼風、看著電視、吃著美食,當從訓練場歸來,帶著滿身大汗走進餐廳,這是一種舒暢的享受。

  閱兵訓練枯燥、單調,后勤保障人員想盡辦法為大家提供一個舒適的就餐環境,盡可能地豐富飯菜的品種。

  來自四川的三個中士大廚唐成備、何平文和調劑師趙勇的灶台上寫著同樣一句話,“精心烹飪,灶台也是閱兵場”,他們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食神”。唐成備介紹說,每餐要保証六菜一湯,3種以上主食。

  后勤助理張強有一項特殊任務,每天負責為值班、執勤的官兵打飯送餐。在車場值班的戰士們清洗不方便,每次送飯,他都會細心地把水果、餐具洗干淨,用保鮮膜裹起來,防止運送途中沾上灰塵。

  吃飽吃好,更要吃出健康。隨隊保障的軍醫杜冬生每餐都要提前對餐廳進行消毒,每道菜、主食都要逐一進行安全檢測,杜軍醫說:“不敢有絲毫馬虎,保住健康,才能讓大家以飽滿精力踏實訓練。”

  關鍵詞:淋浴間

  解讀:“當務之急”是去洗個熱水澡

  從訓練場歸來,西下的夕陽剛好落在山頂。中士白照陽抓緊卸下沉重的防彈服,防彈服還在滴著水,那是纖維吸收的汗。

  幾分鐘后,值班員哨音響起:“集合洗澡。”從訓練場歸來,意味著一天的訓練結束,當務之急是去淋浴間沖個熱水澡。

  淋浴間很大,大到能同時容納200多人淋浴。中午、晚上定時開放,供應熱水。熱水洗去的是汗水、疲憊,更洗出了快樂和放鬆。

  淋浴間一側是洗衣房、晾衣間、電話亭。隻要時間允許,白照陽每天晚上的流程基本不變,洗澡、洗衣服、晾衣服,然后打電話。

  此刻,和遠方的女友戀愛正是“白熱化”階段,白照陽享受著浪漫、溫馨,同樣黝黑的臉上蕩漾著滿滿的幸福。

  愛情的滋潤,讓他似乎覺察不出腳底的疼痛。長期的軍姿、隊列訓練,讓他腳底上長了一個不小的雞眼,走著、站著都疼,鑽心般的痛他愣是對誰都沒有講。“每天用剪刀把老繭割一割,不會影響訓練的。”他是怕一旦停下,會跟不上戰友們的訓練進度。

  連熱戀中的女友都不知道,他向女友承諾過:一定以最好的形象通過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那時候榮光也有你的一半。

  給女友打完電話,躲在一棵大樹下,掏出一把小刀,白照陽開始修理自己的腳底板。

  關鍵詞:閱兵臉

  解讀:那是刻在臉上的榮光印記

  “瞧,對面走來的定是修理工,脖子黝黑,旁邊那個是個乘員,臉上有鋼盔印子。”在閱兵村,各個崗位分工不同,分辨官兵崗位的最好辦法就是“刷臉”。

  就像是工廠流水線裡生產出來的一樣,鋼盔頂部遮住的部分,白得耀眼,黝黑的臉上,鋼盔袋子勒出來的印子,把整個臉龐劃分了3個區域。

  起初,發現自己臉上一道道勒痕時,駕駛員賀國光心中忐忑不安,閱兵結束后,他和相戀6年的未婚妻相約舉辦婚禮,這樣的臉怎麼在婚禮上露臉啊。

  賀國光的婚禮原本是要在今年的五月一日舉辦的,可當接到要他參加閱兵的命令時,賀國光和妻子一商量果斷決定推遲婚禮。

  很快,賀國光發現自己的擔憂是多余的,身邊的戰友們臉上都有這樣的閱兵臉,當大家對著鏡子時,眼睛裡流露的是自豪,這獨一無二的閱兵臉不是誰都能有的!

  周末和妻子的電話中討論起“閱兵臉”,妻子先是銀鈴般的一陣笑,接著一句話讓賀國光心潮涌動:“你這樣的臉龐出現在婚禮上,隻會為我們的婚禮增輝,那是你們刻在臉上的榮光印記啊!”(李連軍)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