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正在進行閱兵式訓練。申冬冬 攝
臉龐黝黑,高大壯實,聲音洪亮。閱兵村裡有個李雲龍,輪式裝甲突擊車方隊中尉排長。
他與《亮劍》中的主人翁同名。熒幕上的李雲龍豪情萬丈、逢敵亮劍。他視他為偶像。
剛進駐閱兵村,為了糾正自己的“羅圈腿”,他在衣服口袋裡揣了一條背包繩。站軍姿時,用背包繩繞膝蓋兩圈,讓戰友幫忙,兩頭一抻,將膝蓋捆得死死的,痛得直咬牙,一聲不吭吭。2周后,兩腿間嚴絲合縫,頭發絲都插不進去。
訓練中,李雲龍對自己格外狠。黃昏時分,軍姿訓練已經進行3個多小時了,空中蚊虫不斷在大家臉龐上橫沖直撞。一隻甲殼虫突然被汗液黏在嘴角。奇痒無比,隻要稍微一動,隊形就要被破壞。李雲龍嘴唇微張,張口把甲殼虫活活吞了下去,“那味道終生難忘!”
血性是軍人最美的底色,李雲龍把每次任務都當作磨礪自己血性膽氣的磨刀石。去年盛夏的實兵演練,李雲龍帶領全排執行阻擊支援任務。8公裡的距離,40分鐘內必須趕到阻擊點。
一聲令下,每人扛起40多公斤的物資,拔腿就跑。穿密林、趟深河,李雲龍始終沖在最前頭,愣是提前5分鐘趕到了阻擊點。手上、臉上、膝蓋滲出斑斑血跡。“只是演習,沒見過這麼玩命的。”面對大家的不解,李雲龍敞開嗓門吼起來:“戰場上,快一秒就能活,慢一秒就會被敵人干掉。”
李雲龍是方隊第一排面的教練員,要求大家做到的他始終堅持自己先做到最好。
盛夏的北京,天氣很“任性”,說變就變。悶熱的下午,大隊正在組織4小時軍姿訓練,突然間烏雲密布,雷聲滾滾而來。不過下得不是雨,是冰雹。
“戴著鋼盔呢,冰雹砸頭上沒事。”可當冰雹真的降臨時,抱著幻想的官兵傻了眼。大風之下,冰雹斜著砸下來。砸得臉上、脖子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
站在隊伍前面的李雲龍依然紋絲不動。“我要動一下,兵心就散了。”幾分鐘的冰雹很快過去了,可直到50分鐘后,站足了預定的4小時,大家才放鬆下來,麻木的身體時已經僵住,感覺到血液在身體裡快速地向四肢回流。
李雲龍發現,很多戰士臉上汗水混合著血水順著臉頰淌,冰雹劃破的傷口仍滲著血跡。他挪動著同樣麻木的雙腳,給戰友們一個個用衣袖擦拭臉龐。“好樣的,即便天上下刀子,也要保持軍人的姿態。”
閱兵訓練更多的是對耐力、意志、敏捷度的考驗。時常有領導來視察,級別一次比一次高。起初,戰士們接受檢閱時內心很緊張,一緊張就容易犯迷糊,動作變形走樣。
“領導也是人,緊張個啥?”思想工作一籮筐,始終不見好轉,李雲龍干著急。一次,一位將軍到訓練場例行檢查。將軍已經走出去老遠,李雲龍大喊一聲“報告”,大步跑上前去,“首長好,戰士們看到首長有些緊張,能不能請首長再從大家面前走兩遍?”將軍樂了:“讓我做一會陪練?沒問題。”
李雲龍膝蓋受過傷,高強度的閱兵訓練促使舊傷復發,膝蓋積水紅腫,可他從沒吭過一聲。8月初,閱兵方隊組織了一次合練,從凌晨1時到次日下午13時,要堅持整整12小時。膝蓋紅腫的正厲害,能不能堅持下來?李雲龍心裡直打鼓,不是擔心傷痛,而是怕影響隊列動作精准。
出發前,方隊領導把一副具有理療作用的護膝塞到他手上,“保障人員剛從一家康復醫院買來的,趕緊帶上。”帶上護膝,平日裡風風火火的李雲龍竟然眼圈濕潤。
八一建軍節到來,女朋友打來電話祝賀節日快樂。李雲龍先后3次失言於她。膝蓋正痛的李雲龍忙求安慰,女朋友故作嗔狀,“才不信你的哄騙招數。”李雲龍大笑,女朋友說他狡猾狡猾的,一不小心就上了賊船。(張建齊、李連軍)